绪 论
**节 认识新闻
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人类对于新闻没有自觉意识,只是被动地被新闻所诱导、驱使,是新闻的客体,但是当人们认识到新闻的价值及其意义以后,新闻就反过来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了。现代社会,没有哪个人能够真正脱离新闻而完整存在。甚至可以说,新闻的贫富与生活的贫富成正比,或者说那些掌握新闻信息越多的人,生存状况就越好,反之,新闻信息闭塞的国度或社区人的生活是窘迫的。
一、新闻的定义
在新闻学中,新闻一词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网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刊播的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它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新闻图片、新闻资料等;狭义的新闻是
专指消息这一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它是各种新闻媒介中*常见、*惯用的新
闻报道体裁。我们在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时,通常指广义的新闻。
关于新闻的定义,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美国报纸公开征询,征询的结果据说不下一千种。比较中外学者对新闻定义的研究,普遍接受的是陆定一的观点,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当代中国学者在陆定一定义的基础上附加许多修饰词语,但归根到底,并没有超过此定义范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的“属”是“报道”。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但新闻不等于事实,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要经过报道这个环节。新闻
是报道事实、反映事实、评论事实的一种带有主观意识色彩的活动,是报道者对事实的发现、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里,新闻的这个定义的“种差”是“新
近发生的事实”,它揭示了新闻的特有属性:一是真实性,即对发生事实的报道要
真实、准确,不得虚构、夸大或推测:二是即时性,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求反应快速、事实鲜活;三是公开性,报道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这个载体进行公开的传播。 这本书是在我与石坚教授合著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原书25万字,想要容纳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这两项业务的内容,在作者确是勉为其难。它无法与现在的新闻业务教学配套,作者也无法充分展开来写。有鉴于此南师大出版社约请将原书一分为二,新闻采访学由我撰写,全书容量扩展了一倍。
新闻采访学,从本体论来讲,是以大众传媒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并探究其规律的科学。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国外新闻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将新闻采访学与新闻写作学分为两科,意在从术业专攻方面求得突破。其实西方分得更细,比如在新闻写作方面,就将消息、特稿、评论进行分解研究,同时又根据媒介器物层面的性质不同分为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各类体裁的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也是如此,不同性质的媒体,不同体裁的特征,要求不同的采访方法,因此新闻采访学的存在是以整个新闻传播学的存在为基础的。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新闻采访学,属于认识论的方法论范畴。由于新闻采访实践本身所涉及的范围的无限性,对于它的研究也具有了同样的特点,比如采访中的选题和内容就是不可穷尽的。它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人类认识社会的基本规律,提出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新闻采访学又是一门发展型的应用基础理论,是广大新闻从业者通过“实践认识一再实践”,*后形成的理论。这些理论又被不断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反复检验,汰除那些过时的东西,补充新鲜的东西进来,使之更加完善。
在新闻传播的全部环节中,新闻采访处于链条的**环:没有新闻采访就没有新闻写作,没有采访与写作就没有其后的编辑与传播。我们假定整个新闻传播是一个虹吸结构,新闻采访活动处于前端,以开放口径尽可能吸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信息,经由记者的工作,为新闻写作、编辑提供足够的素材,*终以精致的新闻产品向大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