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与原始布料的保暖性
(节选)
动物有靠皮肤与体毛在外界变化中保护自己身体的功能。然而,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好像并没有让这个功能得到发展。
于是,就要考虑“穿”的问题。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温差较大的日本列岛上,首先是要通过狩猎与采集来获取动物的皮毛和植物的树皮,并加工制作出原始的“衣服”,用来调节温度保护皮肤。不久,人类开始种植稻子,用稻梗做成蓑衣,此外还耕种那些容易做成织布的麻、楮等植物。
“衣”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是,前面所说的保护身体的作用,需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风雨、冰雪、寒冷、光照、害虫等问题的伤害,避免摩擦或者遭到有刺物体的伤害。
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意义上“装饰”之用。首先是把凸显性征的部分遮住,随后就要装饰得美丽、丰富,再进一步就是彰显身份和地位。此外,为了标识自己所属的职业群体,要穿着军装或工作服(制服)等统一样式的衣服。
而且,在仪式上的装束也会随着信仰上的约束而区别于日常穿着的衣服。
在世界服装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纤维被作为材料进行试验。在日本、中国、朝鲜等这些**,苎麻、大麻、构树等作为植物纺织品的材料在生活中得到使用,砍下长好的树茎,剥掉外皮,将内皮细细撕开,做成丝线。
另外,住在山里的那些人,也同样把山林里繁茂的藤蔓做成丝线。然后用手编织这些丝线。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率地、大量地用丝线来制作布料,人类开始考虑将木材组装起来做成织布机。
在织布机上拉上经线,让它上下交替运作,穿入纬线之后,就能织出又长又均质的平织布料。
这是*基本的织布方法,过了不久,人类就给经线和纬线染上颜色,花工夫钻研编织方法,制作出美丽的有色布料与纹样来。
阐述这样的事情,可能会给人一种感觉,认为我只是在回顾历史事典中的一个项目,而且只是在回顾很早以前的事情。在日本,这类与数千年前一样的“原始布”,虽然已经成了极其细小的脉系,但是时至**也依然在持续生产,这样的事实,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从弥生时代以来,日本人一直穿的布料,仍然存活着。
原始布又称“自然布”,是人们从原始时代开始制作衣服的布料,就是将草茎和树皮剥下来做成丝线,通过编或织的方法做成的土布。
这些原始布当然是绢布和棉布以前的东西。绢的出现是源于养蚕的技术,这种技术传到日本,大约是两千年前的事情。此外,现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木棉,是到了近世初期日本才开始生产的。
我们的祖先采集麻、藤、华东椴、葛、构树等植物的树茎与树皮,将皮剥下,撕成细丝进行纺制,拧成一根纱线,再将纱线装在织布机上,*后将织好的布穿在自己身上。
用来做布料的那些植物,例如丹后半岛山区里的藤,新潟、山形山村里的华东椴,北海道阿伊努族的裂叶榆,在冲绳则是芭蕉,等等,就像这样,都是每一片土地的自然风土养育出来的东西。那么,尽管各个地方那些特有的手工艺,由于明治以后兴起的现代化发展而逐渐消失,但那些仍保留着特有手工艺称得上是“残像”的地区仍然分布在日本各地。
现在,从事这些手工艺制作的人,基本上都是女性。
而且她们都是那种六十岁以上的人。平成十五年(2003年),因外出取材旅行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些女性织工,据说她们出嫁以后,夜里不管到了多晚,只要婆婆没有停,自己就要连续不断地织布。而且,早晨也是天没亮就要坐到织布机前。她们说,冬天的时候,用水浸湿的纱线往往都结了冰。
不过,现在她们对着织布机是很开心的,可以说像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职责一般。在我参观她们的工作期间,她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离开织布机静坐休息的,她们的身体和手始终在动,有的时候会保持着这样的节奏和同伴聊天。这大概就是长期以来完全长在身上的手艺吧。
因为这次的采访,我才有机会接触到以前在这个地方织出来的布料。古时候,这些布料要么用来交税,要么用来物物交换,或者穿在家人身上保暖,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粮食,这些纺织品全都是在远比今天严峻得多的生活中,承受着过于残酷的劳动而织出来的东西。
这一匹一匹的布料,完全没有花鸟之类的华丽图案与色彩,充其量就是一些条纹或格子状的图案,或者就是像飞白花纹那种单纯的几何图案。但是,每一种布料都散发着庄严的光辉,即便是现在也应该称之为“用之美”。触摸这样的布,人体皮肤的那种温暖便会一点一点地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