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要讲述某个阶段的哲学史时,通常离不开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由此可以将这个时代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概述。对近代史的思想家来说,“自主性思想”(Autonomie)是指引时代方向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尤其适用于实践哲学:例如在近代的道德哲学中,普遍存在的哲学信念是,一个理性的个体应该能够遵从“自主性道德”的理念[参见施尼温德《自��性的发明:近代道德哲学史》(The Inventionof Autonomy. A History of Modern Moral Philosophy),1998],并在此基础之上跟其他理性个体和谐共处。这种自主性思想不仅意味着符合这样一种信念,即通过这种自我立法意识所建立的**也应该具有自主性;同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自主性也应该成为一种指导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在笛卡尔充满自信地对人类知识进行的自我审视上,并作为整个近代哲学史的主题贯穿始终。自主性思想在康德哲学中发展到了**,同时也暂时发展到了终点,当然,本书对此就不再详述了(参见本丛书的《十九世纪哲学:从康德到尼采》)。尽管近代哲学不应被视为以康德为目标的思想发展史,但将其视为推动康德用批判哲学扭转了哲学的发展方向,也许对我们的研究不无裨益。 不过,我们并不想将这个时代的哲学简化为以上主导思想,因此,我们在讲述这段哲学史时还需要关注一系列其他主题,其中有些主题还相互紧密交织在一起,例如实体概念的演变,观念论,关于道德、感觉和理性的关系问题,还有关于自然状态和**性质的问题。 至于其他重要话题,本书只能简要提及一下,或不得不将其置入时代背景中稍作概述,其中包括哲学与新兴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关于古希腊思想流派(怀疑论、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的争论,宗教哲学、人类学或哲学美学。通过对补充参考文献的概览,至少应该可以在部分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