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 这是一项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探索在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下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政府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研发”。补贴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系统性研究。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背景、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辨析核心概念,对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进行综述,介绍研究设计,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框架与思路及研究方法,*后说明研究创新点。 **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2021年我国GDP为114.92万亿元,与1978年相比,年平均增速接近10%,综合国力大幅上升;从人均来看,2021年我国人均GDP约1.26万美元,已初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业能力加速发展,但也开始面对高端领域愈加激烈的��争挑战。
一、 经济结构调整的矛盾与风险
当前的时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另一方面,在内部有着人口红利因素衰减、经济结构不均衡风险积聚、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等不利因素,在外部则由于缺乏有效的全球治理与监管体系,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因为愈加激烈的利益冲突而陷入深刻调整,因此,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困难重重的矛盾集中和风险凸显期。
在这风险与机遇交织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持续而深刻的变化,而结构性调整,将是这一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为重要的主线。考察产业经济结构的变迁情况可以看到,我国**、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已由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27.7∶47.7∶24.6,演变为2021年的7.3∶39.4∶53.3,非农经济贡献已接近93%,与工业化先发**的差距正在缩小。产业经济结构的变迁推动了劳动力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变,我国就业人口在**、二、三产业的分布比例由1978年的70.5∶17.3∶12.2,转变为2021年的22.9∶29.1∶48,虽然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仍显著高于工业化先行**,但劳动力向非农部门持续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与发达**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相对比,我们已处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二元经济结构的拐点正在到来。从人口分布来看,我国城镇人口占比虽然已由1978年的17.92%增加至2021年的64.72%,但对照工业先行**,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消费结构方面,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却持续下降,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过渡的特征明显,2021年的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的63.9%下降了34.1个百分点。但从影响国民经济的三大需求来看,消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62.0%逐步降至2021年的54.7%,而投资的占比则由1978年的38.4%增至2021年的43.1%,经济增长的投资依赖更加明显。
一方面消费需求结构在发生明显的转变,而另一方面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却在相对下降,这也说明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供需结构性错位仍然明显,从根本上来说仍是产业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将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现阶段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只有通过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提高供给的质量与水平,才是解决我国当前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历史任务的*优路径。
二、 技术产业驱动的升级与转换
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需求驱动,二是创新驱动。需求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在于,需求在社会宏观层面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或是层次性变化,由此驱动社会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因此是外生变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技术创新可能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部门,另一方面也可能实现对传统产业的优化、改造和升级,但无论哪个方面,都是从内部驱动经济产业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因此是内生变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是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这就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向技术进步的方向发展,意味着产业投入要素由土地、资源等一般要素向知识、技术等**要素的转换,这就只能通过创新驱动来予以实现。
在通过创新推动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向**化方向转变,进而驱动产业结构性升级的过程中,高技术产业作为创新活动*为活跃的部门,能提供*为丰富的动因,因此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具有科技人才比重高,知识和技术要素密集,更新换代快等特点,其自身即可能凭借活跃的技术创新发展成为规模化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其对其他行业有着更高的关联效应,可以应用其创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其他产业的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发挥这些效应的关键要素来自创新,其更加活跃的创新活动,带动其劳动生产率与其他传统产业逐步形成势差,由此推动生产要素向其转移、聚集,通过其自身规模的扩大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的知识与技术成果,必然会通过产业间的经济交换,扩散、转移到其他产业,并与其他产业的生产要素结合,发挥生产函数的催化效应,进而推动其他产业提质增效的结构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