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增补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增补本)

  • 作者:顾海良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22822709
  •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1日
  • 页数:704
  • 定价:¥1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全面把握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是全面理解19世纪40年代及之后的40年间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科学革命意义的基点,是认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也是现时代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者,马克思经济思想或称作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这里提出“马克思经济学”的概念,是为了区别于后来建立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基础上的、由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著作中有关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全面梳理,完整、准确地阐述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主要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体现这一学术和学理旨向。 本书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有关马克思及马克思之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特别关注历史上有关的重要理论争论和新的理论探索,评价理论争论各方的主要观点、历史背景、论争结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本书在对以上两个方面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上阐明马克思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观
    目录
    绪论001 **章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022 一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的方法024 二马克思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启示029 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轫038 四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形成042 五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050 六19世纪70年代初以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拓展060 第二章经济学研究的总体方法及其当代意义063 一马克思对总体方法的*初认识063 二总体方法的序列结构与要旨067 三总体结构中范畴的运动及其特性072 四卢卡奇对马克思总体方法论的探索090 五总体方法论的当代经济学意义094 第三章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演化及其当代意义101 一对经济学体系的早期思考101 二“五篇结构计划”的提出110 三“五篇结构计划”到“六册结构计划”的转变121 四“六册结构计划”到《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转变132 第四章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结构的论争及意义148 一研究概况和主要倾向149 二罗斯多尔斯基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154 三吕贝尔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164 四尼古拉斯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176 五沃克雷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182 第五章经济思想史探索的学理依循和主要形式189 一经济思想史研究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形成189 二“自我批判”和“历史路标”的主题和基本形式191 三社会历史观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探索的根本方法195 四经济思想流派与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理论趋向201 五经济思想史“自我批判”形式与《剩余价值理论》206 六经济思想史“历史路标”形式与“《批判史》论述”215 七经济思想史比较研究的理论视界与学术遵循223 第六章经济思想史的“术语的革命”和“引证方法”229 一《资本论》“崭新的因素”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特征229 二恩格斯关于马克思“术语的革命”论述的基本思想236 三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的主要形式及方法论意义242 四《资本论》“引证方法”的提出和运用248 五“引证方法”与《资本论》**卷经济思想史的研究256 六马克思“引证方法”在经济思想“科学史”上的意义261 第七章劳动价值论上的科学革命266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异议266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对劳动价值论探索的重大转折274 三向劳动价值论拥护者的转变280 四劳动价值论逻辑思路的重要转折293 五劳动价值论逻辑思路的展开299 六对劳动价值论逻辑的系统阐述307 七恩格斯晚年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312 第八章经济科学上的伟大发现320 一“剩余价值”范畴的提出322 二关于“**的”和“相对的”剩余价值332 三剩余价值与资本流通过程337 四剩余价值形式与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342 五剩余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349 六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356 七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362 八两个伟大发现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369 第九章“资本章”对资本理论的开创性探索379 一对资本理论体系结构的开创性探索380 二对“资本一般”和“许多资本”的开创性探索388 三对资本理论的总体特征及过程的开创性探索398 第十章“转形”问题论争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发展403 一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前对“转形”问题的理解404 二莱克西斯和施米特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410 三斯蒂贝林、沃尔弗和洛里亚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415 四法尔曼和莱尔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419 五恩格斯对“转形”问题早期论争的评价及其启示422 六“转形”问题论争的再现及其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补充”426 七“转形”问题论争的延伸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解读”431 八“转形”问题论争的拓展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多维“重塑”437 九“转形”问题与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命运的思考445 第十一章经济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革命450 一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认识451 二科学技术在不同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发展形式466 三科技革命的新发展与当代社会经济关系的嬗变477 四当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486 第十二章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探索及其现代意义499 一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思想史意义499 二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505 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511 四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516 五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结构523 六对社会劳动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探讨531 七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职能536 第十三章未来社会的演进与人的全面发展561 一有责任透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562 二对未来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的思考568 三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基本特征的预测573 四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588 五人的发展的三大形式理论601 六未来社会的人的全面的发展610 第十四章马克思经济思想在西方的发展及其时代命运622 一20世纪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发展的主要阶段624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论争的主题和特征646 三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的主要理论趋向和类型651 四马克思经济思想在西方社会命运的思考665 后记680 “增补本”后记68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