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在长期进行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经验。在亚洲**,许多女儿即使长大成人,婚前仍大多住在父母家里。即使已经独立生活的女儿,在三十岁前也总是被母亲牵着来到我的咨询室。母亲会带女儿来咨询室的原因各种各样,例如重度忧郁、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不和谐、严重的情绪起伏等。
当然,咨询费也大多由母亲支付,所以母亲们总是期待听到女儿心理状况的报告。她们借着协助咨询的理由,随时联系咨询师,想了解孩子的状况。看似理所当然,实则不然。她们有时会直接要求咨询师将孩子引导至自己期待的方向;有时表面绕着圈子说话,却又暗地里要求事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严格来说,这也是一种经济权力的展现,经济大权掌握在母亲手里,所以任何事情都必须由她们发号施令。
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随着情感上的压抑逐渐释放,各种症状也开始一一浮现。此时,来访者可能表现出过去不曾有过的反抗与情绪,让家人感到十分错愕。
甚至母亲与女儿一起来到咨询室的**天,就可能发生这类不舒服的情况。虽然我总会事先强调这需要一个过程,请耐心等待与坚持,但当真正目睹状况发生时,不少母亲仍会感到不安而立刻打电话或闯进咨询室里。她们虽然说愿意接受事实,实际上却仍未做好准备去面对自己不曾想象过的女儿陌生的模样。身为咨询师的我,虽然无法直接消除母亲的不安,却仍必须倾听她们的故事,尽可能地帮她们解决困惑。
在经历过这些较为普遍的现象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事实:当女儿遭遇心理上或社交上的困难时,母亲当然希望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但前提是必须在母亲不会感到不舒服的范围内。换言之,母亲只希望女儿改变到自己期待的方式和程度为止。但是,这算是改变吗?
站在女儿的立场,这不过是要求女儿改掉让母亲不舒服的问题而已。若是真正彻底进行精神分析,帮助女儿活出自我,或者顺利完成咨询,女儿*终找回自己的人生,并且
向理想的人生大步迈进,想必许多母亲会感到非常不安。其实这只是女儿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而不是抛下母亲一走了之。然而,鲜有母亲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爱也好,恨也罢,事实是女儿和母亲在情感与情绪上的联结特别紧密。所以,有不少母亲*后试着从现实中寻找原因,提出看似合理的借口,企图结束女儿的心理精神分析,甚至直接中断女儿的咨询。为了女儿,母亲寻求咨询师的协助,却又成为女儿咨询过程中*大的阻碍,这个现象颇耐人寻味。如此看来,母亲委托专业人士对女儿进行心理**,大多不是为了女儿的改变,真正目的是要解决母亲本身的焦虑。 母亲的不安会传递给孩子
许久前,我看了一部电影《美丽人生》,深受感动。电影描述了一位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父亲,努力将集中营打造成游乐园,不让孩子感到恐惧的故事。这部电影令人心
痛而落泪,却也让我不时因主角的幽默风趣而捧腹大笑。我依然记得自己在又哭又笑的同时,内心掺杂着感动与悲痛的情绪。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孩子开心地玩着捉迷藏,丝毫不害怕的模样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父亲能够将集中营打造成游乐园,*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已经完全接受自己被关入集中营的事实。如果连父母都无法接受自身的处境,那么不管他们如何美化集
中营的环境,努力说服孩子,也无法消除孩子心中的不安。因此,父母不逃避自己身处的任何情况或状态,积极接受现实的态度,才是*重要的。
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也曾说过,在伦敦大轰炸期间,母亲如何向孩子说明状况,将会决定孩子是否感到不安。据她观察,在伦敦大轰炸结束
后,有些孩子因为恐惧而夜不成眠,也有些孩子顺利克服战争的阴影,继续开心地玩耍。
*重要的是母亲照顾孩子的态度。母亲不安,孩子也会感到不安,甚至孩子们因不安而受到的冲击会比母亲更加强烈。所以母亲必须了解自身的不安,并妥善控制不安的情绪。尤其是母亲以什么样的态度接受不安、面对不安,将会成为决定孩子精神状态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但请不要误会,这并不是要大家逃避现实,为孩子植入过于美好的幻想,而是希望母亲先正视和接受目前发生的情况与现实,然后无所畏惧、坚定不移地牵起孩子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