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 小学分册 大夏书系 李铁安 杨九诠 主编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 小学分册 大夏书系 李铁安 杨九诠 主编

  • 作者:龚亚夫,李红恩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76040647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236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新 课标核心理念,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实践难题,结合一线鲜活案例,展开深度解读,充分阐明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价值与应用策略,为新课程标准勾勒出立体、丰满、生动的形象。理论解读有深度,案例评析有厚度,观点描述有宽度,为一线英语教师开展教学和研究提供专业的理论**和鲜活的案例示范。
    文章节选
    .如何理解.英语学习中的学习能力?
    课标内容:
    《课标 2022》在“课程目标”部分提出“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学习能力是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的三个具体表现是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学生应通过英语学习达成“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调整学习方式;学���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乐学善学”的目标。
    此外,《课标 2022》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彼此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问题阐释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迭代,每个人都身处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急剧变化的社会。面对未来社会,我们无法预测需要什么知识,但任何人都需要具备现代知识社会的“生存能力”。因此,学什么不是*重要的,掌握学习能力对今天的学生而言才是*重要的。生活中有些人学识渊博,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也不一样,很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持续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结果,而学习结果又决定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幸福指数。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感到困惑:学习能力不是每一个学科都需要的吗?它和语言学习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当下和未来确实很重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如何融入学习能力的培养呢?是否应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首先,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次,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运用具体的学习策略,并进行持续、积极的尝试。在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管理策略都无痕融入了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而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又构建了思维品质的内涵(具体解释参阅本书问题03)。所以,可以说思维品质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学习活动都会涉及思维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低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直面困难和问题,而不是被困难和问题吓退。
    1. 思维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任何一个学科的能力,都要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发展,离开思维活动,就无所谓学科能力(林崇德,2015)。英语学科也是同样,以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涉及低层次思维能力的较多,如记忆,即回忆和识别信息,主要是针对事实的记忆。而要想真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则需要让学生掌握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在不同语境下理解相同语言所传递的不同含义、根据上下文推断说话人或作者的隐含意思、换一个说法解释一个词语,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段文字等,这些语言活动其实都是思维活动。学习能力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我们在阅读书本、与人交流对话、表达观点的时候,必然需要思维能力的参与才能完成分析、推断、归纳等思维活动。所以,语言理解与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思维方式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意是互为影响的。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才能激发思维,让大脑发生学习(郭宝仙 等,2017)。学习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学生遇到困难、产生挫败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成长型思维研究者发现,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逐渐获得并提高的;思维方式也是个性与品格的一部分,还决定了人的智商发展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不夸张地说,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要比教会学生几个单词、几个句型甚至是一些学习策略更为重要。具有成长型思维方式的人相信自己能变好,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可能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相反,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某项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认为自己不擅长思考,那么就更可能停滞不前。受成长型思维或固定型思维支配,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也不同:具有成长型思维方式的学生认为学习在于方法和努力,善于理解知识、归纳总结;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方式的学生重视记忆,往往死记硬背。学生具有成长型思维方式,才会敢于面对挑战,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面临成绩不好的情况时,具有成长型思维方式的学生能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如何提高成绩,如查缺补漏、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方式的学生态度消极,将注意力放在为什么自己学不会、不如别人上,总是归因于自己笨、没有天赋、教师教得不好或者其他负面因素。
    3. 学习策略包含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课标2022》中提到的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管理策略。关于元认知策略,在认知心理学看来,学习者是一个能动的存在:能够通过了解自身的认知过程(元认知)展开自我调整的学习;能够借助自身的能力主动地改善固有的环境——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钟启泉,2021)。“借助自身能力”需要调动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主动改善”则是由成长型思维主导的。元认知能力可以后天训练,需要教师变革现有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以记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杜威(2015)倡导“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学后反思是**,如果将学后反思设计好,就能实现“教下去的是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教下去的是课文,留下来的是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认知的过程和认知的结果都需要思维能力和积极的思维方式。认知策略涉及重复、组织新的语言、总结大意、根据上下文猜测含义及使用形象如图片等辅助记忆。比如,在《课标2022》中,一级学习策略的内容要求“4. 通过分类等方法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及二级学习策略的内容要求“3. 借助拼读规则拼读生词”“4. 在学习内容与个人经历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都是认知策略。当学生在拼读生词时,可以借助拼读规则和查阅电子词典等工具书来确认拼写生词的正确性。交际策略,也叫社会策略,涉及人际交往行为。在《课标2022》中,二级学习策略的内容要求“2. 能在口头表达中借助目光、表情、手势、动作等非语言手段表达意思”就属于交际策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了增加交流频度和练习质量,学生要懂得如何与以英语为本族语者主动交流,如何与同伴交流,如何运用合作策略,如何通过提问澄清概念等。
    情感管理策略涉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情绪、情感状况和经历,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发挥主观努力的作用,这主要包含自我内心对话(Oxford, 1990)。在《课标2022》中,一级学习策略的内容要求“2. 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就属于情感管理策略。这需要学生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也就是成长型思维方式。同时,解决情绪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思考发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解决、是否真正得以解决、给自己的经验教训是什么等,这是一连串的思维活动。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不可分割,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管理策略同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这些学习策略无法割裂,需要转化成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巧妙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和作业内容中。
    虽然学生所掌握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用在英语学习上,还会自动迁移到其他学科,但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一种特殊才能,即“学能(aptitude)”,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语音解码能力,二是语法敏感度,三是语言归纳能力,四是机械记忆的能力。这种特殊才能在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启示教师可以尝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针对性的、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
    目录
    **部分 “课程理念”解读 / 1 01 英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 2 02 核心素养是如何形成的? / 8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解读 / 16 03 如何理解英语学习中的思维品质? / 17 04 如何理解英语学习中的学习能力? / 25 05 如何理解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 / 33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解读 / 43 06 如何理解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 44 07 课程内容如何转化成教学内容? / 51 08 如何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 / 60 09 如何选择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 / 67 10 如何设计素养本位的英语教学路径? / 76 11 任务型语言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作用? / 82 第四部分 “学业质量”解读 / 91 12 单元教学目标的制订如何融入对学生的评价? / 92 13 素养导向的学生学习结果有哪些基本特征? / 99 14 如何从注重学生分数转为关注学业成就表现? / 106 第五部分 “课程实施”解读 / 115 教学建议 / 116 15 如何设计与描述单元教学目标? / 116 16 素养本位的教学活动有哪些特征? / 123 17 如何设计反映核心素养的听、说、读、看、写活动? / 131 18 如何设计分层任务活动? / 139 19 如何通过任务设计英语跨学科教学? / 146 20 如何设计与实施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 / 154 21 如何基于教学目标确定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内容? / 161 评价建议 / 172 22 如何建立教、学、评的有机联系? / 172 23 如何设计形成性评价任务? / 180 24 如何在测试中设计任务? / 186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 194 25 英语教师需要学习哪些“跨界”知识? / 194 26 素养时代的英语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型? / 200 27 如何基于日常教学真问题设计校本教研? / 207 28 教师培训如何引导教师学会学习和反思? / 21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