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一门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和医学临床课程的**知识。其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阐述各种生命现象。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体细胞化学成分的组成、分子结构及其功能;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代谢途径及其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等复杂的问题。为了适应当今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需要,生物化学的研究手段除了各种经典的化学理论与方法外,已采纳了大量先进的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遗传学等理论和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已被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使生物化学学科的内涵日新月异。
生物化学的研究始于18世纪,至20世纪初才被视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迅速发展。有机化学的崛起奠定了生物化学诞生的基础,期间的重要贡献有脂类、糖类和氨基酸性质的系统研究;化学合成寡肽和酶的发现等。而生物学朝着化学研究方向发展的同时,才形成“生理化学”并逐步从颇具物理学特征的生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延续至今的生物化学。20世纪30年代医学的发展,使许多物质代谢的重要途径(鸟氨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等)相继被阐明;20世纪40年代,遗传学研究突飞猛进;继而50年代初期发现了蛋白质a-螺旋的二级结构,更为重要的是1953年J.D.Watson和F.H.Crick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在阐明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同时,揭示了蛋白质生物合成途径,这是生物化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的重要标志;20世纪6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了遗传信息的**法则;70年代建立核酸重组技术,使得包括基因诊断与基因**在内的基因操作无所不能;80年代,核酶的发现使人们对催化剂本质及RNA功能有了新认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发明,使体外**率扩增DNA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是生命科学中的又一伟大创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