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沿用的这种发展模式和承担的职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缺乏后劲,难以为继。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并就此提出了在中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构想。本节将对此展开论述。
一、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历史动因
大学的发展自始至终与整个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本书将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要性,从大学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可行性。
(一)一条通往世界**大学的必经之路
拥有世界**大学是**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建设研究型大学是一条通往世界**大学的必经之路。
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高等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一所能够称雄世界的**大学。根据2002年度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即使被称为中国大学的两艘“航空母舰”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世界**大学中也难占一席之地,位居200名之外。中国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大国,但并非高等教育的强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落后,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世界发达**的发展史来看,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是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强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产出的高水平科技成果,以及在文化、思想等方面对社会的影响和促进,是建设强盛**必不可少的基础。无论哪个**,如果想占据世界科学、经济、文化的制高点,就必须拥有世界**的大学。
正是基于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适时地提出了“建设世界**大学”的伟大构想。对此,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国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按时间序列提供线索可以给本套丛书的读者以深刻的发展性印象。写这个总序也给我一个回顾我三十年来学术发展经历的机会。
我于1978年2月经“文化大革命”后的**届“高考”(77级)进入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攻读学士学位,后在一所本科院校的机械工程专业执教六年。我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生涯始于进大学读书十年后的1988年,那年我开始师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朱九思教授,研习高等教育管理,并于1991年获得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工作两年后,于1993年通过了华中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师从朱九思先生和管理学院的黎志成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程研究和学习,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攻博四年间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发生:1995年我被晋升为副教授;1996-1997学年得到中国政府留学项目资助,有机会到美国SUNY at Buffalo大学留学,获得纽约州立大学总校前校长、世界**的高等教育政策和财政专家D.Bruce Johnstone教授和**的比较教育专家’William K.Cummings教授的指导,以进行我的博士学位研究工作。毕业两年后,在博士学位论文“美国联邦科技政策与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基础上修改、扩充、完成的专著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之后我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论文,并于2002-2003学年作为Fulbrighl**研究学者到美国Pennsylvania.State University跟随**的专门研究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史学家Roger Geiger教授进行有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因而可以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生涯是从研究研究型大学、并得到多名国内外**学者的指导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