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儒道佛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儒道佛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 作者:蒋述卓
  • 出版社:岳麓书社
  • ISBN:9787807610052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197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7610052
    • 作者
    • 页数
      197
    •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01日
    • 定价
      ¥1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序(洪柏昭)
    前言
    **章 佛教心性学说与文艺创作心理探索
    一、“求性灵真奥”与以心为美
    二、“神有冥移之功”与“思理为妙”
    三、息心无念与虚静生思
    第二章 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
    一、仗境而生的因缘和合论及思与境偕、情与景合的意境生成论
    二、非有非无的虚空境界与虚实结合的意境特征论
    三、“极象外之谈”与景外景、象外象、味外味的理想意境
    第三章 佛教法身论与艺术传神论
    一、法身论与艺术传神论的萌生
    二、佛相不定说与艺术形象的创造
    第四章 禅宗与艺术**论
    一、呵佛骂祖与反复古、反模拟
    二、自性自度与成一家之言
    三、任运自然与以自然为法
    第五章 禅学与诗学
    一、禅境与诗境
    二、以诗明禅与以禅入诗
    三、以禅论诗
    第六章 佛教与艺术真实论
    一、“似真而又幻”的真幻统一论
    二、以情为真的合情论
    三、以幻寓真的“寓言”论
    第七章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中的悲剧意识
    一、大悲大愿的生命悲慨
    二、因果报应与“大团圆”结局
    三、宿缘论与悲剧冲突
    第八章 佛教对文艺美学通俗化倾向的推进
    一、佛教艺术的世俗化与通俗化的艺术倾向、美学倾向
    二、禅宗的世俗化对文人审美
    目录
    序(洪柏昭)
    前言
    **章 佛教心性学说与文艺创作心理探索
    一、“求性灵真奥”与以心为美
    二、“神有冥移之功”与“思理为妙”
    三、息心无念与虚静生思
    第二章 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
    一、仗境而生的因缘和合论及思与境偕、情与景合的意境生成论
    二、非有非无的虚空境界与虚实结合的意境特征论
    三、“极象外之谈”与景外景、象外象、味外味的理想意境
    第三章 佛教法身论与艺术传神论
    一、法身论与艺术传神论的萌生
    二、佛相不定说与艺术形象的创造
    第四章 禅宗与艺术**论
    一、呵佛骂祖与反复古、反模拟
    二、自性自度与成一家之言
    三、任运自然与以自然为法
    第五章 禅学与诗学
    一、禅境与诗境
    二、以诗明禅与以禅入诗
    三、以禅论诗
    第六章 佛教与艺术真实论
    一、“似真而又幻”的真幻统一论
    二、以情为真的合情论
    三、以幻寓真的“寓言”论
    第七章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中的悲剧意识
    一、大悲大愿的生命悲慨
    二、因果报应与“大团圆”结局
    三、宿缘论与悲剧冲突
    第八章 佛教对文艺美学通俗化倾向的推进
    一、佛教艺术的世俗化与通俗化的艺术倾向、美学倾向
    二、禅宗的世俗化对文人审美意识通俗化的影响
    第九章 佛教中道观与艺术辩证法
    一、中道观与艺术的相反相成论
    二、圆融观与艺术的整体论
    [附录一]试论佛教美学思想
    [附录二]佛教与晋宋之际的山水文学思潮
    [附录三]佛教的审美教育
    [附录四]古代高僧何以博学多才?
    参考书目举要
    后记
    再版后记
    编辑推荐语
    蒋述卓同志的这本《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是佛教与文艺美学研究的联姻,在文艺观念、理论的层次上系统论述了佛教对中国文艺的影响。这是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因为把文艺美学从一般美学的研究中独立出来,在我国还是不久以前的事,文艺美学应该包括什么内容,有些什么范畴、命题需要阐释,都尚处于探索之中,把佛教和文艺美学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就显得更有新意了。这本著作,探索的视野是比较广阔的。时间跨度大,从佛教传人、佛经翻译以后的魏晋时代开始,直至辛亥革命前后的近代,都在其笼盖的范围之内,涉及的文艺美学的观念、范畴多,在审美意识、创作心理、艺术原则、艺术形象、艺术意境、文艺欣赏等方面,凡是与佛教攀得上关系的,都接触到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