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医护理学(第5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医护理学(第5版)

  • 作者:孙秋华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328296
  •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01日
  • 页数:253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医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广泛使用的特色教材。根据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的教学理念,突出护理、结合临床、注重实用、强化实践构建教材的内容体系。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从中医基本理论、中医护理知识、方法技能到临床辨证施护,由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系统阐述,对临床护理需要的知识点详细介绍,强化中医思维和中医护理能力培养以及中医护理方法技能的临床应用,体现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符合认知规律和教与学的需要。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2

    一、 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2

    二、 近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5

    三、 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5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 /6

    一、 整体观念 /6

    二、 恒动观念 /7

    三、 辨证施护 /8

    四、 防护结合 /8

    第三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 /10

    一、 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0

    二、 中医护理学发展背景 / 11

    三、 中医护理创新发展策略 / 11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13

    **节 阴阳学说 /14

    一、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14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5

    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5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7

    一、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17

    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8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9

    第三节 藏象学说 /20

    一、 五脏 /21

    二、 六腑 /26

    三、 奇恒之腑 /28

    四、 脏腑之间的关系 /28

    第四节 精、气、血、津液 /30

    一、 精 /31

    二、 气 /31

    三、 血 /33

    四、 津液 /33

    五、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34

    第五节 病因病机 /35

    一、 病因 /35

    二、 病机 /40

    第六节 四诊 /43

    ���、 望诊 /43

    二、 闻诊 /48

    三、 问诊 /49

    四、 切诊 /51

    第七节 辨证 /53

    一、 八纲辨证 /53

    二、 气血津液辨证 /56

    三、 脏腑辨证 /59

    四、 其他辨证 /67

    第三章 方药基本知识/69

    **节 中药基本知识 /70

    一、 中药的性能 /70

    二、 中药的用法 /72

    三、 中药分类 /74

    四、 常用中药 /76

    第二节 方剂基本知识 /79

    一、 方剂组成 /79

    二、 方剂的剂型 /80

    三、 方剂分类 /81

    四、 常用方剂 /83

    第四章 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87

    **节 经络基本知识 /88

    一、 概述 /88

    二、 十二经脉 /90

    三、 奇经八脉 /91

    第二节 腧穴基本知识 /91

    一、 概述 /91

    二、 常用腧穴 /94

    第五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 111

    **节 起居护理 / 112

    一、 起居有常 / 112

    二、 劳逸适度 / 113

    三、 环境适宜 / 114

    第二节 饮食护理 / 115

    一、 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 115

    二、 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 116

    三、 食物的分类 / 117

    四、 饮食宜忌 / 119

    第三节 情志护理 /121

    一、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121

    二、 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121

    三、 情志护理的原则 /122

    四、 情志护理的方法 /122

    五、 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123

    第四节 用药护理 /124

    一、 给药护理 /124

    二、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128

    第五节 病情观察 /130

    一、 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130

    二、 病情观察的方法与内容 /131

    第六节 病后调护 /132

    一、 防止因风复病 /132

    二、 防止因食复病 /132

    三、 防止因劳复病 /133

    四、 防止因情复病 /133

    第七节 体质调护 /133

    一、 概述 /133

    二、 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133

    三、 体质的分类及特征 /134

    四、 体质调护 /136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140

    **节 针刺法 /141

    一、 毫针刺法 /141

    二、 皮肤针法 /144

    三、 皮内针法 /145

    四、 水针法 /146

    五、 电针法 /146

    第二节 灸法 /148

    一、 适用范围 /148

    二、 用物准备 /148

    三、 操作方法 /148

    四、 注意事项 /149

    第三节 穴位按摩法 /150

    一、 适用范围 /150

    二、 用物准备 /150

    三、 按摩手法 /150

    四、 注意事项 /152

    第四节 拔罐法 /152

    一、 适用范围 /153

    二、 用物准备 /153

    三、 操作方法 /153

    四、 注意事项 /154

    第五节 刮痧法 /154

    一、 适用范围 /154

    二、 用物准备 /154

    三、 操作方法 /154

    四、 注意事项 /155

    第六节 耳穴压豆法 /155

    一、 耳郭与耳穴 /155

    二、 适用范围 /158

    三、 用物准备 /158

    四、 操作方法 /158

    五、 注意事项 /158

    第七节 热熨法 /158

    一、 适用范围 /158

    二、 用物准备 /158

    三、 操作方法 /159

    四、 注意事项 /159

    第八节 熏洗法 /159

    一、 适用范围 /159

    二、 用物准备 /159

    三、 操作方法 /159

    四、 注意事项 /160

    第九节 贴敷法 /160

    一、 适用范围 /160

    二、 用物准备 /161

    三、 操作方法 /161

    四、 注意事项 /161

    第十节 中药保留灌肠法 /162

    一、 适用范围 /162

    二、 用物准备 /162

    三、 操作方法 /162

    四、 注意事项 /162

    第七章 中医养生保健与康复护理/163

    **节 中医养生保健 /164

    一、 中医养生保健的特点 /164

    二、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165

    三、 常用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167

    第二节 传统运动养生 /172

    一、 概述 /172

    二、 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和功能 /172

    三、 传统运动养生的方法 /173

    第三节 中医康复护理 /175

    一、 概述 /175

    二、 中医康复护理的特点和原则 /176

    三、 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 /177

    第八章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182

    **节 健康 /183

    一、 疾病观的演变 /183

    二、 健康的含义 /183

    三、 健康的特性 /184

    四、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184

    五、 影响健康的因素 /184

    第二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85

    一、 健康教育 /185

    二、 健康促进 /186

    三、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作用和意义 /188

    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190

    第三节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190

    一、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与内容 /190

    二、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程序 /192

    三、 护理健康教育分类与方法 /193

    四、 护理健康教育学科属性 /195

    五、 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95

    第九章 辨证施护 /197

    **节 辨证施护的原则与方法 /198

    一、 辨证施护的原则 /198

    二、 辨证施护的方法 /200

    第二节 常见病证护理 /201

    一、 感冒 /201

    二、 哮证 /204

    三、 心悸 /206

    四、 不寐 /209

    五、 中风 /210

    六、 头痛 /214

    七、 眩晕 /216

    八、 便秘 /218

    九、 消渴 /220

    十、 痔疮 /222

    十一、 乳痈 /225

    十二、 盆腔炎 /227

    目  录 15

    十三、 积滞 /230

    十四、 小儿高热 /232

    十五、 眼干燥症 /234

    十六、 肥胖 /235

    第三节 疫病护理 /237

    一、 寒疫 /237

    二、 温疫 /241

    附录 中医护理常用术语简要解释/247

    参考文献 /25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