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共**总书记、**主席、**军委主席、**审计委员会主任*2018年5月23日在主持召开的**审计委员会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5-24.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审计成为目前审计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问题。早在2013年12月,审计署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跟踪国内外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新进展、新动态,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为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2015年12月,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求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国际上也高度关注大数据在审计中的应用,世界审计组织大数据工作组于2016年12月成立,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17年发布了《理解与审计大数据》指南。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文科专业带来了挑战,新文科背景下要求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新技术环境下的审计理论与方法。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推进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课程改革等工作,开设审计信息化相关课程,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文科人才。建设好审计信息化相关教材成为培养新文科审计人才的关键,然而,目前尚缺少面向新文科审计人才培养的大数据审计教材。
近20年,本书作者一直致力于审计信息化、大数据审计方向的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审计信息化相关项目20余项,出版《审计信息化》《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智能审计》《电子数据审计模拟实验》《联网审计技术方法与绩效评价》等多部著作。近年根据大数据审计的需要,出版学术专著《大数据审计理论、方法与应用》,以及侧重于大数据审计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D?D大数据审计基础》(第四版)。数百次受邀为国内外政府审计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讲授审计信息化,相关著作已被国内数百所高校选作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审计实务应用现状和高校开设“大数据审计”课程的需要,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撰写本书。
内容
本书在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审计实务,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翔实的程序代码和操作步骤、可行的操作,系统地讲解大数据审计理论与操作应用,目的是让即使没有较多专业知识和审计实务经验的读者也能轻松地掌握大数据审计理论和应用操作。在内容安排上,第1章首先分析了大���据审计产生的背景、国内外大数据审计的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等;第2章分析了大数据审计原理;第3章分析了大数据审计工具;在此基础上,第4~7章分别从R语言基础应用、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大数据多数据源综合分析技术、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大数据审计技术及其审计应用;后,为了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大数据审计的应用,培育大数据审计思维,培养大数据审计能力,第8章给出了更多的大数据审计应用案例。
特色
本书不仅有系统的大数据审计理论,还有丰富的审计实务案例和详细的操作过程,并配有相应的实验数据、程序代码、实验设计等教学材料。本书通俗易懂,实战性强,配套教学资源丰富,并免费提供实验数据和实验软件,很好地满足了大数据审计相关课程开设的需要。
本书的内容紧扣审计实务的现状和需要,书中的应用案例源自审计实务项目,书中相关案例、实验数据均为作者根据所承担的实际审计项目脱密后加工而成。本书作者已为国内外政府审计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讲授大数据审计百余场,相关内容也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中广泛应用。
相比作者已出版的其他大数据审计著作,《大数据审计理论、方法与应用》系统地研究大数据审计理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D?D大数据审计基础》(第四版)侧重于大数据审计基础,本书则侧重于大数据审计实践操作,三本书形成大数据审计“理论基础实践”的知识体系。
对象
本书可作为新文科背景下高等学校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材,可供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等多个层次的读者使用,同时可作为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和业务学习资料,以及审计专业人士、审计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致谢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审计署等审计实务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本书的指导思想和框架结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并对本书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大力帮助。
本书相关成果的研究先后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572080,70971068,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