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家庭推拿和简易针灸(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家庭推拿和简易针灸(第2版)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253
  • 定价:¥20.00
有路价
¥8.00 [4.0折] VIP价:¥7.60
团购价
¥6.40 [3.2折] (需满50本或500元,可混批)
配送
优惠活动
8000 积分,每 10 点积分可用于支付 0.01 元。 [详细介绍]
真实库存,72小时内发货!
很抱歉,有路网旧书缺货咯!
如您急需可选择其他购买方式,您也可以【登记求购】
我们为您推荐的新书购买网站: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暂无入驻店铺出售信息!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推拿和针灸对于许多常见疾病有较好的**,轻的可试着自我**,有些可配合医生辅助**,有些还可立解燃眉之急。
本书主要介绍推拿和针灸**常见病,及在康复和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家庭应用。全书融推拿、针灸于一体,以按摩推拿为主,配合简易针灸;根据实际需要,部分病症辅以康复训练或**气功,以求达到更好的**。**方法上力求简便易行。对每种常见病的**方案大致按局部按摩、穴位按压(包括近穴按压、远穴按压)和其他方法进行归纳,并在每篇篇首列出**提纲,附上**用穴的插图,一目了然,以便于查阅和记忆。基础内容方面,常用穴位采用新的规律编排,推拿手法则归纳共性,明确规范,力求易懂易记。为便于查找穴位,还特附有常用穴位索引表。
本书可作为按摩推拿爱好者的入门教材,适合家庭辅助**、康复和保健之用。
文章节选
**章 总论
**节 按摩推拿、针灸概述
一、按摩和推拿
说起按摩和推拿,大家大概不会太陌生。但是,按摩和推拿一样吗?家庭可以随便做吗?或许您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看书、写字的时间长了,觉得双眼酸胀、头脑发沉的时候,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揉揉眼睛、擦擦自己的头部;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常常会用手去揉压揉压;工作累了,腰酸背痛,也常会去捶捶腰背。这些自发的动作常常会使人感到舒服一些。但是,这仅仅只是自我按摩和推拿*初的自发阶段。怎么样才能做得比较有效,而且不**于减少疲劳,还能更进一步达到治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呢?
这就需要学习按摩和推拿的操作方法,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即通常所称的“手法”。按摩和推拿的手法很多,其基本动作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劳动。如按法,“按”字为提手旁加“安”字,即“以手探其穴而安于其上”,就是把手安放在穴位上或身体的某个部位上,进行按压;拿法,类似于用手拿东西的动作;又如搓法,基本动作就好像搓洗衣服一样,用手在身体上来回搓动。如此等等。
那么,按摩和推拿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情呢?
从它们的发展历史来看,按摩推拿发源于我国,早期曾叫“按跷”,明代以前多称“按摩”,而“推拿”这个名称,则在明代以后开始出现。初期的手法**,仅用于少数疾病,手法种类也很少,主要是单纯向下用力的“按法”和体表环形摩擦的“摩法”,故称按摩。随着按摩专科的进一步发展,手法越来越丰富,出现向下的压力、向上的提力、相对的挤压力,以及各种复合多样的手法,同时更加重视穴位**;**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小儿推拿、伤科整骨推拿等。逐渐地,在中国的南方,按摩开始被“推拿”这个更新的概念所取代。然而在中国的北方,直至**民间仍更习惯采用“按摩”的名称。
……
查看全部>>
目录
**章 总论
**节 按摩推拿、针灸概述
一、按摩和推拿
二、针灸是怎么回事
三、按摩、针灸发展简史
四、家庭针推的机制和适用范围
五、家庭针推的禁忌证
六、家庭针推的展望
第二节 经络与穴位概述
一、经络概述
二、穴位的分类
三、穴位的**作用
四、穴位的定位
第二章 常用穴位及小儿推拿特殊用穴
**节 常用穴位
一、头面部
百会
四神聪
神庭
阳白
印堂
攒竹
鱼腰
丝竹空
睛明
瞳子膠
太阳
四白
球后
鼻通
迎香
耳门
听宫
听会
下关
水沟
地仓
颊车
廉泉
风府
哑门
风池
翳风
二、胸腹部
天突
中府
膻中
期门
中脘
神阙

天枢
气海
关元
……
第三章 简易针灸法
第四章 常用按摩推拿手法
第五章 常见病的家庭**
第六章 其他应用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语
本书作者将针灸中易懂易学的部分抽出,名为“简易针灸”,与推拿按摩配合运用,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了**;同时,将针灸推拿中古典、深奥的术语和完整丰富的内容,用通俗语言进行破译、解释、归纳、总结,是对针灸推拿科普教育规范化、普及化的一项有益的尝试。 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内、外、骨、妇、儿、五官各科,对家庭常贝病、多发病介绍详尽,图文并茂,读后令人感到受益匪浅。
暂无商品评价信息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