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数字通信技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数字通信技术

  • 作者:张杭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81817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376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着重阐述一个点对点通信系统,在有线、无线等不同介质中完成多媒体业务传输所必需的关键技术,包括语音编码技术、图像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数字载波调制技术、同步技术、均衡技术、分集技术、扩频通信技术、数字复接技术、光波调制复用技术和多址通信技术,详细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阐述时力求概念清晰。本书还简单介绍了远程用户接入通信网共享通信资源的多址通信技术,为读者理解通信网的传输机理奠定基础。书中各章都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科书和教辅书,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文章节选
    第1章 概述
    1.1 通信的一般原理
    通常把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输与交换称为通信。因此,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有效地传输信息是通信的目的。我们将传输和交换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本书不研究交换技术,只研究传输技术,因此本书中所描述的通信系统的组成只包含传输设备,所讨论的通信技术只涉及传输技术。图1-1所示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是发出信息的源。信息(information)表达着消息(message),消息中包含着信息。
    在实际生活中,消息的表现形式是高度复杂的物理现象,例如人类的语言和文字、图像、声音,甚至于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但是通信系统中所说的信源,其输出均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是上述物理现象经过相应的能量转换器件转换后得到的。例如,声音的物理表现形式是声波,而拾音器(话筒)则将声波转换成表现声音的电信号,称为音频信号;再如,摄像机将一系列静止的或活动的景物转换成表现图像的电信号,称为视频信号,也称图像信号。
    信源既可以输出连续的模拟信号,也可以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例如,拾音器和摄像机输出的是连续的模拟信号,计算机键盘输出的是离散的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的特点是表示信号的参量取值无限,即用无穷多的值表征信号的变化;数字信号的特点是表示信号的参量取值有限,即用有限个值表征信号的变化。
    信宿是信息传输的归宿点。在信宿,所传输的电信号重新被变换为消息的原始物理形式输出。例如,喇叭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波输出。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输出的信号与传输媒介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电信号变换为便于传送的信号形式,送往传输媒介。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信源编码、多路复用、保密处理、纠错编码、载波调制、变频和放大等。
    传输媒介也叫信道。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通道,是从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递所经过的媒介,可以是无线的,也可以是有线的。有线信道又可以细分双绞线、同轴电缆、波导、光纤等多种介质,无线信道又可细分为长波、短波、微波等不同波段。
    ……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通信的一般原理
    1.2 数字通信系统及主要组成
    1.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1 有效性
    1.3.2 可靠性
    1.3.3 性能极限
    1.4 数字通信的特点
    1.5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语音编码技术
    2.1 引言
    2.1.1 语音编码的方法
    2.1.2 语音编码的性能和标准
    2.2 波形编码
    2.2.1 抽样
    2.2.2 标量量化
    2.2.3 矢量量化
    2.2.4 编码
    2.3 语音信号的参量编码
    2.3.1 语音产生模型
    2.3.2 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
    2.3.3 LPC-10声码器
    2.3.4 合成分析法
    2.4 几种混合编码方式
    2.4.1 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RPE-LTP)
    2.4.2 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
    2.4.3 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
    2.4.4 短时延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LD-CELP)
    2.4.5 多带激励(MBE)
    2.4.6 混合激励线性预测编码(MELP)
    2.5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图像编码技术
    3.1 引言
    3.2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及图像质量的评价
    3.2.1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
    3.2.2 图像质量的评价
    3.3 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技术
    3.3.1 熵编码
    3.3.2 矢量量化
    3.3.3 预测编码
    3.3.4 变换编码
    3.3.5 分形图像编码
    3.3.6 模型基编码
    3.3.7 实用编码方案
    3.4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3.4.1 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3.4.2 运动图像压缩标准
    3.5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信道编码技术
    4.1 引言
    4.2 ARQ方式
    4.3 线性分组码
    4.3.1 基本概念
    4.3.2 汉明码
    4.3.3 循环码
    4.3.4 BCH码
    4.3.5 RS码
    4.4 卷积码
    4.4.1 基本概念
    4.4.2 卷积码的编码原理
    4.4.3 卷积码编码规则的表示方法
    4.4.4 卷积码的距离特性
    4.4.5 卷积码的译法
    4.4.6 卷积码Viterbi译码器的性能指标
    4.4.7 卷积编译码器及应用
    4.5 交织编码
    ……
    第5章 数字载波调制技术
    第6章 同步技术
    第7章 均衡技术
    第8章 分集技术
    第9章 扩频通信技术
    第10章 数字复接技术
    第11章 光波调制复用技术
    第12章 多址通信技术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