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代词是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的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容易发生演变。上古汉语有近二十个指示代词,使用频率较高的多数经历了语法化,语法化为连词、系词、句末语气词、话题标记、定指代词、宾语从句引导词、结构助词、第三人称代词等。其中,指示代词→句末语气词、指示代词→话题标记等是汉语中独特的语法化途径。 虽然指示代词语法化路径多种多样,但不同的路径具有共同的特点,受共同因素的制约。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语法化过程。指示代词所处的句法环境尤其是句中位置决定了语法化途径,句首的指示代词倾向于发展为连词和系词,以及话题标记;句末的指示代词转化为句末语气词;词组内的指示代词语法化后依然作用于词组内部。指示代词的内指用法(回指、篇章指以及认同指)是语法化的起点。演变时,指示代词失去篇章中的指称意义;同时,由于本身意义的虚空,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语境中隐涵的语用义附加到它们之上,从而发生意义的变化。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语法化后,有的留存下来,有的逐渐消亡;上古汉语指示代词体系整体呈简化的趋势。核心的空间距离远近相对的指示代词“此”“彼”保持稳定,是上古指示代词体系沿用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