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研究

  • 作者:胡连生 杨玲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1350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245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双重发展趋向,即:资本主义旧制度继续发展的趋向与新社会因素逐步生长的趋向同时存在。双重发展趋向存在的原因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惯性力量和强势地位,推动着资本主义旧制度的继续发展;而生产力的社会化、工人**的不懈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外部压力,则促使新社会因素不断生长。本书通过对双重发展趋向的分析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向新社会转变的历史过渡性质已经显露,但这种历史过渡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论证充分,导向积极,为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章节选
    第1章 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解读
    **节 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趋向与经济停滞趋向并存
    综观当代资本主义几十年的发展态势不难发现,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日益凸显。当代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仍然在创造着经济奇迹,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在有些**,经济发展则显现疲态。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既存在着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趋向,亦存在着经济停滞的趋向。
    一、当代资本主义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本主义“**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资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正像《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不仅在一百多年前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战后60多年来它们依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1.当代资本主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美、日、德、英、法等西方发达**的主要推动下,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出现,掀起了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在推动新技术革命,并把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西方发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高新科技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率先讲入知识经济时代。美国不仅多次运用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人太空中的宇宙空间站,还于1969年用“阿波罗”宇宙飞船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于1976年将“海盗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之上;21世纪初,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也登陆火星,开展探测活动。美国还用24颗人造地球卫星,组成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军事上的**打击,使卫星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之中,也广泛应用于气象分析,使气象预报更加**。空间技术扩大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广度,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空间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技术,因而,它不仅推动了通讯、航天、冶金、化工、��源、合成材料、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还大大推进了企业之问、行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推进了生产力的社会化进程。
    美国不仅在空间技术上有巨大进展,在微电子领域也有重大突破。美国开创了微电子技术和微电脑应用软件技术的先河,1976年推出**台“苹果电脑”,开创了个人电脑的新纪元。从此,电脑越做越小,用途越来越大,使之迅速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世界的各个角落。电脑的发明和应用实际上就是以计算**度高、运算速度快,有一定逻辑思维功能的机器来部分代替人脑,放大人脑功能。因而,电脑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社会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化的方向发展。
    光导纤维的发展实现了电脑与通讯的结合。1983年,美国率先铺设了从华盛顿到纽约的光导纤维电缆,1988年又铺设了穿越大西洋的光导纤维电缆,进而推动了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便捷、顺畅,交易成本降低,并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在推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起到了关键作用。人们通过互联网络传递信息需要借助网址和域名的支持,而管理网址和域名的“根服务器系统”都在发达**。在总共13个“根服务器系统”中,有9个由美国的机构管理,其他3个分别由英国、瑞典、日本的机构管理,而在13个“根服务器系统”之上的“母服务器”也由美国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微电子技术、微电脑应用软件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和迈进信息社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其他领域,美国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1990年美国通用仪器公司成功地将高清电视信号压缩进6M宽带之中,开发出全数字高清电视系统。这一突破震惊世界,也使世界进入了数字电视的时代。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蜂窝移动电话,1983年推出产品,使世界进入使用手机时代。美国的柯达公司*先发明了数码照相机,**人类进入了数码时代。可以说,美国支配着未来广有前途的行业。
    在大洋彼岸,英国科学家于1988年研制出世界上**个超导通讯器件,其超导材料用液氮冷却后电阻为零。令世界震惊的还有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姆特和他的同事于1996年成功地创造出绵羊——多利,这是世界上**只由成熟细胞克隆而成的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生物学上的革命。它意味着以克隆技术的出现为重要标志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的发展,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环保问题、**难题以及一些工业原料问题奠定基础,这将引发一场工业、农业和医学上的革命。在世界的另一端,日本于1975年研制出世界上探测能力*强的深海探测仪,可探测13000米深的海底。1980年,日本还**研制成功64K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储存器芯片。此外,德国开发的磁悬浮列车将运行速度提高到500公里/小时,法国于2007年推出的V150号子弹头列车瞬间时速达到574.8公里。日本则将电视机技术、照相机技术、白色家电技术、复印机技术等均发展和完善到极高的程度,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推出了一系列物美价廉的精致产品。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逐步降低,而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则逐步提高。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的经济增长公式测算:80年代,科技进步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66%,而目前在西方发达**,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达80%左右。与此相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开始了悄然的变化,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智能效益型产业转化。一批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原子能工业、微电子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光导纤维工业、新型材料合成工业、宇航工业等迅速崛起。在这些领域里,科研、设计、咨询、情报、专利等“知识产品”行情看好,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美国**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劳动力的2.2%,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从业人员占13%,而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则占65%。劳动力的层次结构出现倒金字塔形态。从事“知识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创新的“金领”工人的人数越来越多,对生产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传统的体力劳动者则越来越少。在美国“硅谷”所聚集的各类科技人员,其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从事具体生产活动的人员;在美国的“微软”、“英特尔”等公司中,从事科技研究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人员已取代从事具体产品生产的人员成为公司员工中的主体。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智能化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发达**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2.当代资本主义推动了生产制造能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神奇作用使西方发达**的生产制造能力急剧提升,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广度、深度及其能力达到了****的高度。
    在航空业,美国制造的波音客机和欧洲制造的空中客车是目前支撑世界民用航空干线运营的主力。波音-777飞机,*大载重量达到229吨,*大航程7200公里,其设计、图纸修改、质量鉴定均通过互联网络(internet)进行,各种零部件的规格达到高度**的程度,一次组装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工效。空中客车A380,可载555人持续飞行14800公里,*多可载客1000多人,*大起飞重量560吨。飞机所需零部件几百万个之多,涉及电子、电讯、材料、仪表、工程力学、空气动力学、冶金、化工、机械、自动控制等上百个专业领域。一架波音B-747型喷气机的零件多达450万个。其机身、内舱、折翼、升降机、机门等重要部件由意大利、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企业分别制造。参加该机制造的有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在汽车业,美、日、德、法等国的汽车生产支撑着世界的汽车生产。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汽车公司已经普遍采用自动控制的装配线和机器人焊接、装配,因而,各公司都具有年产300万至40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具有极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汽车性能、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德国大众公司的重型卡车载重量达到70吨,而上述公司生产的轿车则将时速(常态条件)提到了200公里/小时左右。在产品质量提高的同时,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仅通用公司一家就在美国18个州69个城市设有119个工厂,在国外25个**设有汽车生产线或装配线,在100多个**中从事汽车推销业务。199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家的销售额就高达1567亿美元,足见其生产规模之大。生产规模的**扩大,根源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轿车“同时在13个**的流水线上制造,包括厄瓜多尔、阿尔及利亚、印度、委内瑞拉。有一台电子计算机设在都灵,在这里通过人造卫星对整个物质生产流程进行集中管理,对小汽车的组装进行遥控”。显然,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上述宏大的生产规模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建筑工程领域,20世纪90年代,英法开通了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隧道全长50公里,海面长度39公里,隧道深度在海平面下80米,全程挖掘误差仅5厘米,现已全程通车多年。美国则修建了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二的高速公路,长达7万多公里。凡是5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均通高速公路。在造船业,日本制造的油轮达到50万吨级,仅需钢材就多达数十万吨,需要焊接的焊点已是天文数字,许多焊接工作已由机器人来完成。在信息产业,美国的微软公司先后推出的“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等电脑操作系统软件和英特尔公司推出的微处理器支持了全球电脑的应用,**了个人电脑的时代,带来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正是因为电脑的应用,美国有许多企业推出了“软式制造法”,其装配线可以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的规格和功能,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客户供货。宾夕法尼亚的一家铁路机车制造厂由于实行“软式制造法”,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定做和制造一辆机车的时间由两年缩短到6个月。电脑的研制和发展也加速了机器人的研制和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日本为龙头的西方发达**在机器人的研制和使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显示了人类的巨大生产能力。(见表1-1)
    在农业领域,美国等西方**已经运用转基因技术种植、生产大豆,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用滴灌技术保证植物的生长。在环境保护领域,英国、荷兰、瑞典等国大量兴建“绿色建筑”,采用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安装自然通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处理和循环系统,大幅度节水节电。斯德哥尔摩的利丁屿岛,80%的生活垃圾被回收再利用,其中为造纸厂提供的废旧纸张相当于4万棵树木所生产的纸浆。
    西方发达**在将原子能用于军事方面的同时,也掀开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时期。战后,西方发达**相继建起了上百座核电站,在利用原子能发电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尤其是美国和法国的核电生产占到世界核电生产的60%。(见表1-2)
    在短短一百年中,我们已经见证了机动轿车的发明、家电的应用、核能的开发利用、卫星通讯的建立、太空旅行的起步以及个人电脑的普及。今天,我们又处在生物工艺学和遗传工程学革命的边缘。由发达资本主义主要推动的人类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惊叹。
    在生产制造能力提升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当前西方主要发达**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都在年人(劳动者)均4.8万美元以上。(见表1-3)
    如此之高的劳动生产率使西方发达**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这意味着它们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不算很高的条件下也有能力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意味着发达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将会使所有社会成员受益。
    3.当代资本主义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资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文明和资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基于这样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得出结论:“资产**的灭亡和无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上述论断的正确性已经得到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证实。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充分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
    现在的问题是,自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推行以来,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方面的变化无疑也推动了经济发展上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战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根据笔者对1970年至2004年的实际资料所进行的统计,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都在持续发展,其发展态势基本上是健康的。
    首先,美国在1970年至2004年这35年中只有1974、1975、1980、1982、1991年5个年度经济是负增长的,其余30个年度都保持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负增长的年度占35年中的14.2%,经济增长的年度占85.8%。其中,形势*不好的1982年经济负增长2.2%,其他4个年度的负增长都在1.0%以下。而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年度中,有24个年度的经济增长超过2%,只有6个年度的经济增长在2%以下。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巨大。因而,它每年的经济增长能超过2%就是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我们统计的35年中,经济增长超过2%的年份占到了68.5%。尤其值得提到的是,整个90年代,美国经济仰仗高新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1%(80年代年均增长2.7%),实现了经济史上*长的扩张期。特别是90年代下半期,美国经济出现“两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即经济高增长、高劳动生产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这说明,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好的。
    其次,在上述35年中,出现经济负增长年份*多的英国,也只有6个年份的经济负增长,分别是1974、1975、1980、1981、1991、1992年,其余29个年度保持了经济增长。负增长的年度占17.1%,经济增长的年度占82.9%。同美国一样,该国年度*严重的负增长也是2.2%,其他年度的负增长都在1%上下。在当代资本主义各国中,法国年平均的经济增长虽不是很高,但在35年中只有1975、1993两个年度经济负增长,其余33个年度都保持经济的增长,其两次经济负增长也仅有0.3%和0.9%。虽然法国的经济增长不像日本、德国那样快速,但在35年中仍有18个年度的经济增长超过2.5%。在上述35年中,日本和德国分别有4个年份经济负增长(日本:1974、1998、2001、2002年;德国:1975、1982、1993、2003年),瑞典有5个年份经济负增长(1977、1981、1991、1992、1993年)。这些分析表明,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基本上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和良性的发展。
    再次,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上看,上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健康的。具体情况见表1-4。
    目录
    绪论
    第1章 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解读
    **节 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趋向与经济停滞趋向并存
    一、当代资本主义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1.当代资本主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当代资本主义推动了生产制造能力的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着经济发展疲软的迹象
    1.日本经济多年低迷,徘徊不前
    2.欧洲经济困难重重
    第二节 财产私人占有关系继续发展的趋向与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向并存
    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地位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继续巩固
    1.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始终占**优势
    2.资本家集团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
    3.大资本、大财团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强化
    二、资本占有社会化的经济形式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发展
    1.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意义
    2.合作经济的发展
    3.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和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兴起
    4.利害攸关者经济的出现
    第三节 社会经济矛盾和危机继续加深的趋向与经济运行有序化、可调控的趋向并存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危机继续加深
    1.经济危机依然周期性地在资本主义各国发生
    2.金融危机频频袭扰���本主义各国
    3.社会福利危机困扰资本主义各国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可调控的发展趋向
    1.对国民经济的计划调节
    2.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及成效
    3.美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干预与调控
    4.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成效
    第四节 **剥削与压迫继续加深的趋向与工人**地位不断提高的趋向并存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继续存在并在加深
    1.**剥削继续加深
    2.**压迫继续存在
    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1.社会福利制度的普遍化
    2.利润分享的制度化
    3.工人**集体劳动权利的强化
    第五节 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加深的趋向与贫富差距缩小的趋向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并存
    一、美国的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加深
    1.资产**同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极为悬殊
    2.资产**同普通劳动者的财富占有极不均衡
    二、瑞典、德国等西欧、北欧**贫富差距一直较小
    1.瑞典走出了共同富裕之路
    2.德国战后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
    3.其他西方资本主义**限制贫富差距的成效
    第2章 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探因
    **节 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冲突:当代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性质
    一、社会化的生产力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成新社会因素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化的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2.社会化的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调整劳资关系
    3.社会化的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改变单一的私人占有制模式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自身特点对其存在和发展的深远影响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尚具有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的能力
    2.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尚具有容纳新社会因素在其体制内存在与发展的能力
    3.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尚具有容纳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4.当代资本主义还具有不断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的能力
    三、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与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双重作用
    1.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迫使当代资本主义走出新的轨迹
    2.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决定当代资本主义坚守固有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节 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难困局
    一、早期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深渊
    1.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
    2.早期资本主义的灭顶之灾
    二、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影响
    1.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挽救了资本主义
    2.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
    3.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新的“痼疾”
    三、新自由主义成了资本主义的“救世良方”
    1.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的新自由主义实践
    3.新自由主义是**“滞胀”危机的“良药”
    4.新自由主义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危机频发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难困局
    1.当代资本主义陷入两难困局
    2.两难困局导致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发展趋向
    第三节 从自由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制约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两种力量
    一、资产**及其自由主义价值观对资本主义“传统”制度的维护
    1.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深刻影响
    2.资产**“正统”势力极力维护资本主义“传统”秩序
    二、社会民主主义以及民众的不懈斗争推动新社会因素的产生
    1.社会民主主义对欧洲的深刻影响
    2.工人**的不懈斗争对资本主义的压力
    第四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两制较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本质与“成就”的内在驱动
    1.资本主义制度的“惯性”力量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2.资本主义的“成就”驱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二、借鉴社会主义成就的客观结局
    1.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初显示
    2.西方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成就
    第3章 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的理论启示
    **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发展趋向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始终没有改变
    2.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的未来,由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大趋势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发展趋向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历史性过渡的预示
    1.双重发展趋向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开始历史性转变的征兆
    2.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发展趋向是当代资本主义出现部分质变的标志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发展趋向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预示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过程的长期性
    一、当代资本主义还具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1.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2.当代资本主义具有改善劳动者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基础和空间
    3.当代资本主义具有长期稳定的现实可能性
    二、当代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