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嵌入式系统基础
1.2 嵌人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1.2.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1.始于微型机时代的嵌入式应用
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在其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计算机始终是“供养”在特殊的机房中,实现数值计算的大型昂贵设备。直到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体积小、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的特点,迅速走出机房;基于高速数值解算能力的微型机表现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控制专业人士的兴趣,他们希望将微型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化控制。例如,将微型计算机经电气加固、机械加固,并配置各种外围接口电路,再安装到大型舰船中构成自动驾驶仪或轮机状态监测系统。这样一来,计算机便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的计算机功能。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人们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的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这些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2.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
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
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技术发展方向是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则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方向是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
早期,人们勉为其难地将通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改装,以便在大型设备中实现嵌入式应用。然而,对于众多的对象系统(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控单元等),是无法嵌入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况且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因此必须独立地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这就形成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分支。如果说微型机的出现,使计算机进入到现代计算机发展阶段,那么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诞生,则标志了计算机进入了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大分支并行发展的时代,从而导致20世纪末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时期。
3.两大分支发展的特点
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导致20世纪末、21世纪初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领域集中精力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技术,而不必兼顾嵌入式应用要求,通用微处理器迅速从286、386、486发展到奔腾系列;操作系统则迅速扩张计算机基于高速海量的数据文件处理能力,从而使通用计算机系统进入到尽善尽美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