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说声律(上)
寓变化于整齐的近体诗 唐代诗歌的体式 音节和节奏 韵和韵部 调与平仄 近体诗从齐梁向唐代演进的三大趋势
今天这节课,我想**跟各位谈一谈唐诗的声律艺术。这对了解唐诗是一个关键。关于声律,我掌握的也不是太多,仅就所知谈一些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同时,通过对声律的学习,希望不会作诗或是不了解声律的同学,能够尽快补上这一课。要能够写诗,能够写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每位同学都要写,要在这方面有所提高。中文系的学生,特别是学古代文学的,出去不会写诗,会被人笑话的。我们学校的校报上,也常登载诗作,有些还标明是七律,可是仔细一看,令人大摇其头。那怎么是七律呢?既不讲平仄,又不讲粘对,更不讲对仗,那只是七八五十六个字而已。我们的同学不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先来谈一下声律。
声律是作近体诗的一个基础,一个关键。我先引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是朱先生在《诗论•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中谈到的。他说:“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诗的音律好处之一,就在给你一个整齐的东西做基础,可以让你去变化。”他又讲:“就作者说,牵(迁)就已成规律是一种困难,但是战胜技术的困难是艺术创造的乐事,读诗的快感也常起于难能可贵的纯熟与巧妙。许多词律分析起来多么复杂,但是在大词人手里运用起来,又多么自然!把极勉强的东西化成极自然,这是*能使我们惊赞的。”这里讲了这样两层意思。首先,诗歌是“寓变化于整齐”的。唐诗,特别是近体诗,非常整齐。以前我们读汉魏的诗,其中有不少杂言体的作品。比如“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有三言,有五言,甚至七言,往往夹杂在一起。到了唐代的近体诗,就把它整齐化了。其次,它有了规则。不仅整齐,还设置了若干的规则,让你去遵从。任何游戏,都应该有规则。这种规则,要求越高,难度越大,你一旦掌握了之后,所获得的成就感也就越大。大家都玩过游戏,你在电脑上打那个游戏,如果三下五除二就打到终点了,那就没意思了。游戏难度越高,你的积分越高,你的成就感就越大。就是这么回事儿。唐诗给你制订了这样一些规则,让你去掌握它,*后呢,超越它。这样的话,你就成了大诗人。唐代的**大诗人就是在这样一种规则中带着镣铐跳舞,跳得是那么自如,甚至根本感觉不到这个诗有什么规则在限制自己,这就是本事。所以,朱先生说这是*能使我们惊赞的。格律、声律,就是作诗的规则。这些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