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5分钟生物课:100 个脑洞大开的趣味问答(献给孩子的知识礼物)
QQ咨询:
有路璐璐:

5分钟生物课:100 个脑洞大开的趣味问答(献给孩子的知识礼物)

  • 作者:冯智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97973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220
  • 定价:¥4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13097973
    • 作者
    • 页数
      220
    • 出版时间
      2021年01月01日
    • 定价
      ¥4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你相信鱼在水中也憋气吗?你知道植物用什么“语言”进行交流吗?果子狸是SARS的“元凶”吗?植物真能防辐射吗?…… 你的脑海里是否总有些念念不忘、却又不知道该问谁的古怪问题?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冯智帮你收集和解答了100 个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到基因,从陆地到海洋,5分钟普及一个知识点,帮你多角度了解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峰回路转。 这书一本写给中小学生的生物学科普入门读物!
    文章节选
    第4课 为什么后颈肉是猫的“命门”? 对于“喵星人”的主人而言,要是自家小猫不听话,确实让人很头疼。有些主人也曾试过很多方法,但似乎都不能让它们安静下来。不过,很多经验丰富的养猫人都知道一个秘密:当你用一个普通夹子夹住猫咪后颈时,猫咪就会拱起背部,尾巴收到两腿中间,像被定住一般不能动了;去掉夹子,猫咪又恢复正常,活蹦乱跳起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点穴神功”? 显然,这是开玩笑的。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猫脖子后的肉是“死”的,捏上去不疼;还有人认为掐猫脖子后的肉可以阻断神经通路。不过,这些猜测都没有说明问题。科学家检测了猫咪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现猫咪被夹住后颈时的这种乖顺行为与恐惧或伤痛无关,因为瞳孔没有放大、心跳也没有加速的迹象。事实上,猫咪不但瞳孔没有放大,反而心率和呼吸都会减缓,呈现出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仔细观察猫妈妈和猫崽崽的互动,你会发现,猫妈妈挪动幼崽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特别是在野外遇到危险时,猫妈妈会叼着小猫逃走,而猫妈妈叼的位置,正是小猫的后颈。科学家用了一个更为恰当的词来描述这种镇静行为——捏掐诱导的行为**现象。 科学家认为,这种行为与“母猫运送幼猫”有一定关系。在自然界中,幼年动物被妈妈“点穴”叼起的现象在很多动物中都存在,比如小鼠、兔子、狗等。相似的镇静效应不仅在小鼠中存在,也在婴儿中存在。人类抱婴儿的举动跟哺乳动物叼幼崽的行为类似,而且,当母亲抱着哭泣的婴儿来回走动时,婴儿也有三个典型的生理反应——停止哭泣、顺从和心跳减速。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机制,科学家用小鼠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局部麻醉和**阻断的方式,影响小鼠后颈皮肤的感知,结果小鼠再被叼起时,没有表现出充分的行为**效果,也就是没有表现顺从的一面,这说明触觉输入在小鼠捏掐诱导的行为**现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学家进一步通过手术移除小鼠的一部分脑区,发现这种现象与小脑皮层有关。换言之,如果没有感觉到后劲被叼住,幼崽就不会安静下来;小脑接收不到信号,幼崽就不会顺从。事实上,这一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进化法则。因为幼崽行动力有限,且不听话,存在迷路以及被其他捕食者发现的危险,所以,母亲通过叼住它们的后颈进行转移,这是一种保护机制。因此,小猫要是不听话,主人可以尝试揪住猫颈后方的这块肌肉,给小猫一种“我被妈妈叼起来”的错觉,这样它就会特别乖巧。当然,一旦放开这块肌肉,小猫又会变得活蹦乱跳起来。 第5章 第1课 凭一根头发可以检测DNA 吗? 人的头发里藏着很多秘密。人可能会说谎,但头发只会“说实话”。在法医眼中��习惯性吸毒者的毛发会嵌入微量毒品,因此,通过毛发可以鉴定一个人有没有吸毒。考古学家甚至可以通过头发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 在电视剧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节:有人偷偷剪下某人的一根头发,然后拿去验DNA。那么,仅凭借一根剪下的头发,就能实现DNA 检测吗? 事实上,剪下的头发并不能检测DNA。真正能够检测DNA 的,是头发的毛囊。你可以尝试迅速将一根头发连根拔起,然后仔细观察头发的根部,会发现有一些白色的透明物质,这个就是毛囊。只有带毛囊的头发才能够检测DNA。如果是剪下来的头发,DNA 含量很少,因此,用来做亲子鉴定一般是不行的,而且一根头发也做不了,需要3~5 根。 准备头发样品时需要细致些。首先,拔头发时要快、准、狠,*好一起拔下符合数量要求的带毛囊的头发。成功与否就看是否能看到根部有白色物质。其次,头发拔下来后,为保证毛囊不被粘掉,需要在空气中晾一分钟,*后用干净的白纸包好再送检。由于人类基因组的复杂性,对全部遗传信息进行检测,在DNA 鉴定中并不是通常采用的手段。常规的操作是,找到人与人之间代表个体差异的遗传信息标志就可以了。现在经常用于实践的标志物是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另外,电视剧中关于亲子鉴定的桥段,偷偷剪下刚出生宝宝的头发去检验,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严谨。只有五岁以上的人的头发才有用,因为刚出生的婴儿头发比较细,拔下来一般没有毛囊,提取不到DNA。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现有的样本做不了DNA 检测该怎么办?对法医来说,并不是每一个现场都能够提取到DNA 物质,在很多情况下,DNA 的完整性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头发就成为一个更好的生物样本。不过,对于头发的利用,要分情况看待。比如在分析蛋白质方面,头发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相比脆弱的DNA 随着时间和在环境中暴露容易被毁坏,组成头发骨架的角蛋白及相关蛋白性质就非常稳定,可以留存很长时间,研究人员从而可以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进行检测。目前,研究者正在寻找能代替DNA 鉴定的另一种可靠选择,这一选择也有机会成为身份鉴定的辅助手段,类似于SNP。如果研究者能够在DNA 中发现特点,那么也很有可能在蛋白质中找到相似的特点,毕竟DNA 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线索。在蛋白质中找到可以辨识的标志,也就会形成单氨基酸多态性。这些单氨基酸多态性,在不能获取DNA 的时候,会成为重要的鉴别个人身份的蛋白质标记。相关科学家指出,高达1000 种蛋白质标记可用来鉴别个体身份,未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全球人口中挑出具体的某个人来。
    目录
    **章 动物:驰骋海陆空的多彩生命 第1课 从吃肉到啃竹子,熊猫的进化之路走反了吗? _ 003 第2课 果子狸是SARS 的“元凶”吗? _ 005 第3课 穿山甲竟然是“森林卫士”? _ 007 第4课 为什么后颈肉是猫的“命门”? _ 009 第5课 裸鼹鼠诠释“长得丑,活得久”? _ 011 第6课 为什么斑马没有被人驯服? _ 013 第7课 象鼻是怎样变长、长、长的? _ 015 第8课 为什么萌萌的树袋熊不怕有毒的桉树叶? _ 017 第9课 猩猩可以像人一样说话吗? _ 019 第10课 为什么睡鼠是“慢生活”的代表? _ 021 第11课 为什么灯塔水母可以“长生不老”? _ 023 第12课 你相信鱼在水中也憋气吗? _ 025 第13课 为什么章鱼如此与众不同? _ 027 第14课 亚洲鲤鱼如何成为美国“噩梦”? _ 029 第15课 鲸的“鼻涕”真的价值连城吗? _ 031 第16课 为什么啄木鸟不得脑震荡? _ 033 第17课 秃鹫食腐为何不得病? _ 035 第18课 为什么鸟类吃东西喜欢“囫囵吞枣”? _ 037 第19课 鸳鸯是爱情忠贞的象征吗? _ 039 第20课 为什么蝙蝠是“潘多拉魔盒”? _ 041 第二章 植物:广袤大地的守护者 第1课 仙人掌居然是入侵植物? _ 045 第2课 植物碰到害虫该怎么“呼救”? _ 047 第3课 植物能像萤火虫一样发光吗? _ 049 第4课 香蕉会有消失的**吗? _ 051 第5课 为什么千年古树不得癌症? _ 053 第6课 植物如何喝水? _ 055 第7课 太空中植物是怎么生长的? _ 057 第8课 植物用什么“语言”进行交流? _ 059 第9课 植物如何抵抗病菌? _ 061 第10课 没有大脑的植物会不会“生活不易”? _ 063 第11课 植物真能防辐射吗? _ 066 第12课 为什么有的植物喜欢“吃肉”? _ 068 第13课 植物如何抵抗严寒? _ 070 第14课 不会动的植物有哪些办法保护自己? _ 072 第15课 植物没有耳朵,它们能听懂音乐吗? _ 074 第16课 一株转基因植物是如何诞生的? _ 076 第17课 没有人类,南瓜可能早就灭绝了? _ 078 第18课 植物开花到底有什么意义? _ 080 第19课 捕蝇草究竟是如何吃肉的? _ 082 第20课 植物如何分辨“亦敌亦友”的昆虫? _ 084 第三章 小生物大视野:奇趣特种兵 第1课 飞蛾真的是因为趋光所以才扑火? _ 089 第2课 蜜蜂中的蜂王是如何诞生的? _ 091 第3课 蚊子的克星不是杀虫剂,而是同类? _ 093 第4课 为什么苍蝇比较难抓? _ 096 第5课 中毒后,蚂蚁怎样做自己的“医生”? _ 099 第6课 给毛毛虫蒙上眼睛会怎样? _ 101 第7课 屎壳郎推粪球竟然有如此多的妙用? _ 103 第8课 除了吸血,水蛭还能做这件事情? _ 105 第9课 为什么蟑螂是杀不死的“小强”? _ 107 第10课 为什么蜜蜂更爱向右转? _ 109 第11课 螨虫真的是“满”世界都有吗? _ 111 第12课 如何让蚕宝宝不吃桑叶去啃胡萝卜? _ 113 第13课 千杯不醉的梦想让线虫实现了? _ 116 第14课 “不死怪”水熊虫是何方神圣? _ 118 第15课 不起眼的蚯蚓如何成为这个世界的“助推器”? _ 120 第16课 把涡虫切100 刀会怎样? _ 123 第17课 蜘蛛“哺乳”靠不靠谱? _ 125 第18课 如果蜜蜂灭绝,人类只能活四年? _ 127 第19课 蚊子专叮你是“天赐良缘”? _ 129 第20课 还有比果蝇睡得少的生物吗? _ 131 第四章 微生物: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1课 细菌也能“用爱发电”? _ 135 第2课 人体存在这么多细菌,为什么不易生病? _ 137 第3课 “夫妻相”来源于接吻?肠道菌群笑而不语! _ 139 第4课 细菌居然是环保大使? _ 141 第5课 未来的硬盘可能是细菌做的? _ 143 第6课 细菌是如何“口吐珍珠”的? _ 145 第7课 细菌也会得传染病? _ 147 第8课 为什么细菌会成为“**工厂”? _ 149 第9课 **细菌到底有多厉害? _ 151 第10课 地球微生物能否在火星繁衍? _ 153 第11课 病毒和细菌有什么区别? _ 156 第12课 病毒对人类有没有益处? _ 158 第13课 为什么天花曾是人类*恐惧的“花”? _ 160 第14课 病毒也有免疫系统? _ 162 第15课 病毒能致病也能治病? _ 164 第16课 揭开冠状病毒的真面目 _ 166 第17课 人体如何反击病毒? _ 169 第18课 打败细菌的抗生素为啥对病毒不管用? _ 171 第19课 太空里的空间站内有什么微生物? _ 173 第20课 为什么HIV 病毒如此诡异? _ 175 第五章 基因:神奇的生命密码 第1课 凭一根头发可以检测DNA 吗? _ 179 第2课 DNA 到底长什么样?三角形,四边形,还是…… _ 181 第3课 为什么说A、T、C、G 是通向生命的密码? _ 184 第4课 人是被基因控制的吗? _ 186 第5课 一粒豌豆引出的伟大发现 _ 188 第6课 除了DNA 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还可能是它? _ 191 第7课 一只白眼果蝇如何改变遗传学? _ 193 第8课 人类基因组计划如何打开“生命天书”? _ 196 第9课 人类基因组部分DNA 竟然来自病毒? _ 198 第10课 正常人会不会基因突变? _ 200 第11课 人人体内都有癌基因吗? _ 202 第12课 通过SARS 了解其背后的RNA 病毒世界 _ 204 第13课 怎么看待转基因食品? _ 206 第14课 基因能通过进食来转移吗? _ 208 第15课 DNA 出错了怎么办? _ 210 第16课 如果人类基因可以被随意编辑,这个世界会怎样? _ 212 第17课 人类可以合成基因吗? _ 214 第18课 “滴血认亲”真的可以鉴定亲子关系吗? _ 216 第19课 基因检测靠谱吗? _ 218 第20课 Y 染色体会消失吗? _ 22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