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味-(一个诗学语词的理论批评)
QQ咨询:
有路璐璐:

味-(一个诗学语词的理论批评)

  • 作者:金耀民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71179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在探讨“诗味”论的儒道渊源基础上,从先秦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选取“兴味”“滋味”“韵味”“淡味”“禅味”“趣味”等诗味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论内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诗味”的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予以阐释,尤其分析“诗味”不同形态所体现的文流变过程。本书采用纵向历史综论和横向“味”类交织的研究方法,将“诗味”论向纵深阔两个方行拓展。在纵向的“味”论史和横向的“味”观念两方面皆有详细梳理,尤其注重观念的发生、的文化及诗学成因,使作为诗学概念的“味”得到全方位的样态呈现与内涵深解。
    目录
    绪论 **章 “诗味”论的儒道渊源 **节 “声亦如味”:“味”论与“审乐知政” 一 “阴阳五行”:“声亦如味”说的哲学基础 二 “审乐知政”的批评传统与“声亦如味”的本质 第二节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的诗学意义 一 “三桓作乱”与“孔子适齐” 二 “尽善”“尽美”:韶乐的内容与形式 三 “孔子闻韶”的诗学意义 第三节 “味无味”:道家的“味”论 一 老子的“无味”论与庄子的“恬淡”观 二 道家“味”论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兴味:诗性生命的感发 **节 文化之“兴”、经学之“兴”与文学之“兴” 一 文化之“兴” 二 经学之“兴” 三 文学之“兴” 第二节 兴寄与兴象 一 兴寄 二 兴象 第三节 感兴:兴味的途径与基本形式 一 感兴的历史传承 二 感兴:兴味的途径 三 兴味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 滋味:文学自觉时代的诗味论 **节 “滋味”论提出的历史机缘 一 大一统皇权的式微与士族的崛起 二 儒学的衰微、道家的复活及佛教道教的传布 三 人性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四 齐梁之际以“滋味”论诗的机缘 第二节 从《文赋》到《文心雕龙》:“滋味”论产生的先导一 一 汉代的以“味”论“言”论“文” 二 陆机《文赋》:以“遗味”论诗 三 《文心雕龙》——以“味”论文——“滋味”说的先导一 第三节 钟嵘“滋味”说的内涵与理论意义 一 “滋味”:诗歌本体的美感特征 二 “直寻”:“滋味”美感的创造之途 三 “怨”与“清”:钟嵘《诗品》五言诗的“滋味” 四 钟嵘《诗品》“滋味”说的诗学价值及影响 第四章 韵味:中国诗学中的艺术哲学 **节 道心:“韵味”说的哲学美学思想基础 一 三风鼓荡:“儒”“释”“道”影响下艰难悲慨的隐逸人生 二 “自然之道”:诗歌的本体 三 自然的诗化与人化的诗境:诗人的主体 第二节 “四外”:“韵味”说的哲理思致 一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韵味”的美学特征 二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味”诗美的生成 第三节 澄淡精致,趣味澄复: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一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的理论意义 二 “澄淡精致,趣味澄复”的审美趣味 第五章 淡味:淡远深邃的诗歌美学 **节 理学:宋代诗学的精神底色 一 理学的兴起 二 理学与宋代诗学 第二节 淡味:宋代诗学的基调 一 梅尧臣:作诗无古今,唯淡难 二 苏轼的“淡味”观 三 黄庭坚淡而山高水深 第三节 “淡味”论的诗学意义 一 诗分唐宋 二 “崇陶”与“尊杜”的意义 第六章 禅味:中国诗学中的释家精神 **节 禅 一 “拈花微笑”:从印度禅学到中国禅宗 二 为什么是禅宗 三 禅风熏染下的士人心态 第二节 以禅入诗 一 以诗寓禅 二 以禅入诗:“象”与“境” 第三节 以禅喻诗 一 禅何以能够喻诗 二 禅如何喻诗 三 以禅喻诗的意义 第七章 趣味:诗人诗性生命的呈现 **��� “趣”范畴的历史与诗学思想的流变 一 “趣”范畴的历史 二 诗学思想的流变:“趣”范畴历史之因 第二节 明清流派诗学观下的“趣味”论 一 明代文学“复古”思潮与“趣味”论 二 “童心”说、“性灵”说与“趣味” 三 袁枚“性灵说”与“趣味” 第三节 “理趣”与“天趣”:“趣味”的两种形态 一 理趣 二 天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