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会计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会计的主要继承者?D?D财务会计,其历史不足百年,在我国也只有20多年历史。与财务会计一样,税务会计也是传统会计的继承者,但它比财务会计的历史更为久远。而在财务会计产生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密切程度要远远高于管理会计,因为税务会计一般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这对税收征纳双方来说,符合帕累托*优原则。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提供的三类会计信息在经济界广泛使用、不可或缺。由于企业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一般都是一套账,因此,在会计理论与实务界,有人将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混同于会计学科的划分,认为财务会计可以处理涉税事项,税务会计没必要独立。但涉税事项不等于纳税事项,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不等于税务会计的纳税事项处理。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属于财务会计范畴,是为了填报财务报表(报告),其处理依据是会计准则、制度;而税务会计根据税收法规处理纳税人的纳税事项,进而提供纳税申报表?D?D税务会计报表。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又分属不同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将会给纳税人带来税务风险,同时也会降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会计等法规制度建设明显体现了基于会计权益的分权观,而非基于财税权益的集权观。在基于会计权益的分权观���,税务会计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安排。税务会计理论研究初期不可避免地要借鉴美国已有的会计安排及其理论,但美国的单一税制再加上其实用主义观念大大限制了美国税务会计的视野。中国的税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应该符合中国的税收与会计环境,在借鉴与创新中,更多的应该是创新,即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税务会计结构体系,树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彼此相依、互补共赢的基本理念。
2014年本书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级规划教材,这是我国**本“税务会计”课程的**级规划教材。对30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税务会计及其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笔者来说,是鼓励,是鞭策。唯有不断努力、不断改进。
本书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 税务会计概念框架。简述税务会计基本理论,包括税务会计概念、目标、原则、基本前提,税务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和会计处理程序等,从而构成税务会计概念框架。
第2章 纳税基础。简述纳税的基本知识,包括对税收的基本认知、税收实体法的主要构成要素、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基本内容。
为体现课程“思政”教育,本章增设“诚信纳税与纳税信用”。诚信纳税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相互信任关系在税务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根据法律规定履行税收给付义务。纳税人应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努力提升纳税信用等级,以期获得较高的商业信用和更多的商机。税务会计人员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第3~9章,分章阐述6个主要税种(出口退免税涉及增值税和消费税,不属单独税种)的税务会计,其中又以第3章和第8章为本书核心章节。
第3章 增值税会计。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增值税会计处理都是遵循税会合一模式(即对涉税、纳税事项的会计处理,均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即按增值税法规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纳税申报。财政部颁布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我认为实质上遵循的是税会合一模式,即主要服务于增值税的纳税申报,而对编报财务报表意义并不大。
第4~7章,分别阐述消费税会计、关税会计、出口货物免退税会计和资源税会计,这几个税种都是遵循税会合一模式进行会计处理。
第8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 。因《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D?D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法采取财税分离模式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则是税会合一模式。,本章第1~4节阐述税务会计中的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es accounting),即以企业所得税法为确认、计量、记录依据,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本章第5、6节属于财务会计中的所得税会计处理(accounting for income taxes),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主要阐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包括企业各种涉及企业所得税事项的会计处理(应在《财务会计》教材中阐述),仅是为了便于分析比较两种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因为在“一套账”的账簿体系下,在会计记录环节,两者密不可分。当然,如果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已经比较完整系统地学习过这两节的内容或者因课时所限,可以不讲或者自学。
第9章个人所得税会计。本章的会计主体包括以下两类:一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承担预扣预缴居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的企业单位;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企业。前者作为预扣预缴/代扣代缴的法定扣缴义务人,根据税法规定,确认、计量被扣缴人的综合所得和其他各项应税所得,计算其应交税额,并做相应的会计处理;后者则是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对其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