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事,机遇成人
何为机会?
用学术上的话来说,机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本质规律的外在表现,是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
用通俗的话来说,机会在本质上就是改变人命运的境遇。
机会有三项要素:资源、利益和条件的配合。
资源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财富、胆量,以及人际关系的技巧、智慧等,也包括机构或企业的人才、资金、科技、设备、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等等。
当然,上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必须能为个人或企业创造价值,才称得上是资源,否则,那好比是未开采的铁矿和泥石的混杂物,并无多大用处。
利益是机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创造机会的主要目标。一种条件如果不能为人们带来利益,那就不是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利益主要是**的收入,另外还包括名誉的提升、形象的建立或改善等。
条件的配合指客观环境和创造机会的主观条件互相配合。首先是客观因素的变化,造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例如,经济复苏、人口激增、因可用的土地有限而造成地价急涨,这是把资金投入地产市场的有利环境。其次是创造机会者具备��够的条件去利用这个有利的环境。例如,买地、发展地产行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以及创造机会者个人的眼光、胆识和决断力等。*后是主、客观因素相互配合。例如,在地价快要急涨时,预见到这个趋势,又具备投资的各项条件。
创造机会者的物质条件(资金、人才等)、个人条件(眼光、胆识等)都属于资源,这些资源能为创造机会者刨造价值,带来利益。而机会正好提供*有利的环境,让创造机会者得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创造或增加利益。
机会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性质:
1.偶然性
机会是难以预测的,是偶然的。绝大部分人未必能在机会来临时的**时间内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有利性,所以有的人能抓住机会,而有的人却抓不住机会。但难以预测并不代表着不是机会,没抓着的机会也不能说你没有机会。记得陈先达先生在其《漫步遐思》中说过: “但偶然不等于机遇,只有当这些偶然被紧紧把握并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笔者认为陈先生对机会的认识有失偏颇。如果说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会”,那么,那些由于没预测准而导致自己“漏掉机会”的人,就不必在事后捶胸顿足了。
机会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垂青你时,或许你并不觉得其可贵,然而一旦你忽视或未把握住它,就会让你损失惨重。
2.时效性
机会的时效性特别强,长则数载,短则稍纵即逝。
应该说,*不容易得到而又*容易从指缝中溜走的就是机会。大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小到一个人命运攸关的抉择,*要紧的其实也就是那一两步。机会里含有时机的因素,*佳的机会就是把握机会的*好时机,错过这个时机,机会可能就不再是机会了。比如麦当劳创办人雷·克洛克一直穷困潦倒,直到56岁时,借款1万美元盘下了麦氏兄弟的面包店,才改变了他后来的命运。这正是因为麦氏兄弟不争气,才给雷·克洛克提供了好机会。如果等麦氏兄弟清醒过来,和雷·克洛克斗起心眼来,或许今天的麦当劳就不是雷·克洛克的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说明机会对人一生的影响之大。法国**的幻想小说家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习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一个**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向下走时,忽然童心萌发,像个孩子一样从楼梯扶手向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模样的人身上。这个人就是大仲马。二人因此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凡尔纳由于抓住了这次不是机会的机会,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法国的“科学幻想之父”。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凡尔纳与大仲马相撞后,只是道一句歉,没有攀谈,相信凡尔纳一生都只会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律师。
从历史上来看,同样也能看到一个**如果丢失一次机会将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失去一次机会,就落后一个时代”。
3.隐蔽性
机会又可分为“明机会”和“暗机会”两种。“明机会”的表现是直射式的或直观式的,比如如今中国具备了建设的好平台,这是众人皆知的机会,所以不存在隐蔽性。但“暗机会”则不然, “暗机会”的表现是回旋式的或迂回式的,如果你没有眼光,便很难看到一种现象或一种事物后面潜藏着的机遇。大家都知道爱迪**明灯泡的经历。他可是历经一万次失败的啊!有多少人能看见他一万次以后能碰上什么奇迹呢?可是他碰上了,但与其说是碰上了,不如说是努力出来了。为什么他不放弃努力呢?因为他看到了在别人眼里已经被遮蔽着的成功的机会。
当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原想率船队横穿大西洋,开辟到印度和中国的航线,那时人们根本不知道在欧洲与亚洲之间还有一个美洲,只是因为船队“不幸”偏离航向才偶尔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次意想不到的奇遇,使他成为**个发现美洲的人。
这个事例常被人们称之为“机遇”。那么,如此说来,科研的成功、战争的胜利、新事物的发现均没有其必然性,而是靠“运气”,显然不是。
现实中,由于简单而貌似容易的行动获得重大成功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们忽略成功者跋涉的艰苦旅程;还由于历史上**至今的人们心理上对“命运”的敬畏,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因而把机会看成了智慧女神对“幸运儿”的馈赠。一些人有时未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就怨天尤人,甚至把失败归之为运气差,没碰到好机会。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别涅迪克博士是法国一家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一次,在实验室里,他准备将一种溶液倒人烧瓶,一不小心烧瓶“咣当”一声落在了地上。
“糟糕!还得花时间打扫玻璃碎片。”别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恼。然而,烧瓶并没有破碎,于是他弯下腰捡起烧瓶仔细观察。这只烧瓶和其他烧瓶一样普通,以前也常有烧瓶掉在地上,但无一例外全都摔成了碎片,为什么这只烧瓶仅有几道裂痕而没有破碎呢?别涅迪克博士一时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就把这只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
不久后的**,在别涅迪克博士走进实验室前,他看到一张报纸上报道说市区有两辆客车相撞,车上的多数乘客被挡风玻璃的碎片划伤,其中一辆车的司机被一块碎玻璃刺穿面部而进入口腔。别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只裂而不碎的烧瓶。他走进实验室拿起那只烧瓶,只见那只烧瓶的瓶壁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膜。别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点进行化验,化验结果表明,这只烧瓶曾盛过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化学溶液,那层薄薄的膜就是这种溶液蒸发后残留下来,遇空气后发生了反应**下来的,这层薄膜牢牢贴在瓶壁上起到保护作用。因为这层薄膜无色透明,所以一点儿也不影响视觉。“如果这种溶液,用于汽车玻璃的生产中,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系数不就更有保障吗?”别涅迪克博士因为这个小小的发现而荣登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榜首。
实际上,这些事情的发生,不是天赐良机,更非偶然,而是偶然与必然之间转化的结果。在这里,需要弄清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从哲学的角度讲,一方面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看起来是偶然性的东西,实质上是必然性在起作用。
有人曾比喻道:抓机会好比老鹰捕兔子,一不留神稍纵即逝。要捕捉到狡猾的兔子,老鹰必须做到稳、狠、准。机会好像兔子,它是动态的,绝不是静止的。老鹰在天上盘旋,只能说是“机”,老鹰捕捉到兔子那一刹那才是“会”。
由此可见,守株待兔不是机会,纯属偶然。因为兔子触树折颈而死的“机会”太少,也太偶然,因此,守株待兔,千年未必能够等一回。反过来说,真是千年等到一回折颈而死的兔子,等待兔子之人要付出一千年的机会成本,其机会成本也太高了。
机会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包含着较高的收益含量。你的门前有一个卖烧饼的,天天都这么卖,你天天都能见到他,双方之间公平交易,这就不叫什么机会。首先,机会必须具有超出一般收益度的价值,同时又具有****性,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上所说,“机”是一条线,“会”是一个点。我们通常说的机会,主要是指“会”这一部分。刻舟求剑虽然是一个荒唐的笑话,但这个笑话对我们不无启发。刻舟求剑是对机会的曲解,是机会观念的错位。“机”的运行路线变了,何以得“会”?在现实生活中,刻舟求剑的人实在不少,许多人都在机会已经过去的时候刻舟求剑。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时空的错位,按照时间和空间的运动方向,机会不可能在他画的地方重新出现。
但机会并不是不可把握的,它自有其规律。机会作为一种时空组织,首先具有时空组织的规律,再者,时空又具有不可逆性,因而它是有代价的,即时间和空间的代价。时间的主要特点是不可逆性,因此时间是机会的主要成本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会也在进步。进入因特网时空,机会仿佛拥有了全新的概念。在因特网上,“机”在无限的网络之上碰撞,机会几乎要把人们忙坏了。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
机会的时空组织规律主要表现为它的方向性,即不可逆性。严格地说,机会从来都是只出现一次,第二次出现的机会不可能和**次一样。
有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
“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大*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
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大*好的。”其他学生也请求再选择一次。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在人生的行程中,也有这样的果林,也有多如繁星的果子。这样的果林名叫“生活”,这样的果子名叫“机会”。
失败者说:“请再给我一次采摘果子的机会。”但是,“机会”没有了,因为走过果林的机会只有一次。
这就是机会,冷酷而公平的机会!
当一个机会出现时,或许你还没有做好准备,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尽可能地弥补准备不足的地方,但前提是一定要占有机会;而另外一种人则是认为机会在等着自己。然而,正如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所说的一样:有的事情,你错过了一回,就错过了一辈子。或许这样的机会在你的一生之中只有一次,而你错过了这一次,即便以后你做好了种种准备,也会变得毫无价值。
机会之所以难以把握,就在于它稍纵即逝,当机会来临之时,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无疑是*致命的,没有一点处世果断的风格,即便是机会接踵而至,也会被自己一一挥霍殆尽。
也许你听过这个笑话:
“昨天晚上,机会来敲我的门,当我赶忙关闭报警器,打开保险锁,拉开防盗门时,它已经走了。”
这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你活得过于仔细,你就可能错失良机。
培根说过:“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你没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
所以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会只敲一次门。
一个小孩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鸟。祖父教小孩用一种捕鸟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小孩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小鸟受撒下的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而这时只要小孩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小鸟,共有几十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小鸟走进了箱子。小孩正要拉绳子,又觉得还有3只也会进去的,便决定再等等吧。可等了一会儿,那3只小鸟非但没进去,反而又走出来3只。小孩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小孩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连*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小孩连一只小鸟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机会稍纵即逝,一定要抓住机会。
20世纪80年代的**,曾出现过一次百年不遇的日全食,它的时间是在上午。现代科学早就计算出了日全食的准确时间,并印在了日历上。
应该说,观看日全食是一个公开而又公平的机遇。这个机遇可不可以用来赚钱呢?有一个人为此大发其财。
百年不遇的日全食是所有的人都想看到的,但真要去看日全食并不是很方便,因为肉眼直接观看日全食会很刺眼。在家中找出一个照片的底片,隔着底片就可以大胆地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水盆中倒进一些墨水,从墨水的反光中观看日全食。但是,一般人都没有想到,在大街上行走的人该怎么把握这次机会。此人就是想到了这一点,他采取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赚了不少钱。他提前加工了一大批深色的胶片,裁成小方块,这**上午,他在全市设了几十个销售点,一片深色胶片的加工费不过几分钱,但每一片卖5毛钱,立即被**一空。对于想观看日全食的人来说,花5毛钱观看一次百年不遇的日全食,并不算贵,**是值得的,而对于这位卖胶片的人来说,则抓住这个机会获得了高额利润。
他获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这个机会的时空成本,因为只有一次,所以,他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如果年年都有这样一次日食,也就称不上什么机遇了,谁都会如法炮制,大家也只有公平竞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