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组织学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这门学科是随着���微镜的出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解剖学主要是在系统和器官水平上研究机体的结构,组织学则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
组织(tissue)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人体组织可归纳为四大类型,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在胚胎时期的发生来源、细胞构成、形态特点及功能等方面,各具明显特性。四大基本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器官;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则构成一个系统。一个成人约有1×1015个细胞,可分为二百余种,它们是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nla—trix)也是由细胞所产生,因此细胞是组织的构成基础。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不同的细胞有各自的亚细胞结构特点。所有亚细胞结构又是由各种分子构成,其中的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与蛋白质是决定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因素。
只有深入了解机体的结构,才能透彻阐明其功能。因此,组织学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生理学的进步。组织学也是病理学的基础.后者研究疾病状态中机体宏观与微观的结构变化,必须以正常机体的组织结构作为参照。所以对于医科学生,掌握组织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里主要指对组织标本的观察能力),是将来学好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前提。另外,从哲学角度看,洞察人体自身的微观世界,其**、巧妙、精细、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能极大满足我们求知和视觉欣赏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