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有腿有嘴就有天下
物质条件不会决定你的命运
“饥饿没有什么可怕的,爸爸,”耳聋的男孩眨着大大的眼睛苦苦地央求父亲把他从救济院领出去,以此来让他去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足的社会中,并且,我知道怎么样来防止饥饿。有很多人不就是长期靠着一点点糖来维持生存吗?感到饿得难受时,他们就用一根带子把自己的肚子勒紧。为什么我不可以这样做呢?再说,灌木丛里长满了黑莓和坚果,而原野上到处都可以找到萝卜,它们都可以用来充饥;一个干草垛就是一张很好的床。但是爸爸,这些都不是*大的问题,重要的是我想要去上学。”
这个耳聋的可怜男孩有着一个整日酗酒的酒鬼父亲,男孩被人看成是一个只会做鞋子的小乞丐。除此之外,人们认为他一无是处,他生命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吃饱喝足。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孩子,*终成了有史以来***的圣经学者之一,名扬世界。而他的**本著作��是在贫民窟里完成的。同样还有很多人以这种坚强的毅力冲破了生活困境的羁绊,*后走出了自己的天地。
另外一个例子:整整八年时间,威廉姆·科贝特都是在家里跟着牛、犁走在田问,但他活跃的年轻的心灵厌倦了这种沉闷单调的生活,他总想着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一番,他相信只要有腿有嘴就有天下。后来,他一个人跑到了纽约,干了八九个月抄写法院文件的活儿,随即便应征入伍,参加了一个步兵团。在**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如饥似渴地阅读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每一本书,他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此不疲:
对所有身处困境中的莘莘学子来说,威廉姆·科贝特对他当年如何学习英语语法的回忆一定有着极大的教育作用。他这样说:“当我还只是一个每天薪俸仅为6便士的士兵时,我就开始学语法了。我铺位的边上,或者是专门为军人提供的临时床铺的边上,以及任何允许的场所,都成了我学习的地方;我的背包也就是我的书包,把一块木板往膝盖上一放,就成了我简易的写字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能买的学习用具就只有纸和笔。我没有钱去买蜡烛或者是灯油,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除了火堆发出的微弱光线之外,我几乎没有任何光源;而且,即便是就着火堆的亮光看书的机会,也只有在轮到我值班时才能得到,即便是这样我仍旧是那么地热爱这件事。有时为了一支钢笔或者是一叠纸,我便不得不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钱,所以我经常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
我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安静地学习,我不得不在室友和战友的高谈阔论、粗鲁的玩笑、尖利的口哨声、大声的叫骂等各种各样的喧嚣声中努力定下心来读书写字。要知道,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属于*没有思想和教养、*粗鲁野蛮、*没有文化的人。
“你们能够想象吗?为了一支笔、一瓶墨水或几张纸我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当时能坚持下来是奇迹。每次,揣在我手里的用来买笔、买墨水或买纸张的那枚小铜币似乎都有千钧之重。要知道,在我当时看来,那可是一笔大数目啊!
“有一次,在市场上买了所有的必需品之后,我居然还剩下了半个便士,于是,我决定在第二天早上去买一条鲱鱼。当天晚上,我饥肠辘辘地上床了,肚子在不停地咕咕作响,我觉得自己快饿得晕过去了,于是我不停地安慰自己明天我可以买到一条鲱鱼。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当我脱下衣服时,我竟然发现那宝贵的半个便士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我一下子如五雷轰顶,绝望地把头埋进发霉的床单和毛毯里,一边按着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一边像一个孩子般伤心地号啕大哭起来。”
即便是在这样贫困窘迫的环境下,科贝特还是坦然达观地面对生活,在逆境中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坚持不懈地追求着**和成功,因为他知道成功就在这一切苦难结束的前头。他说:“如果说我在这样贫苦的现实中尚且能够征服艰难出人头地的话,那么,在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年轻人可以为自己的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找到开脱的借口呢?”
物质条件从来就不曾决定过谁的命运,决定命运的只能是自己,也许你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你有**的权力来选择以后的人生,没有一个人会一直待在社会的底层,除非你自暴自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2003年被评为*佳电影的《哈佛女孩》?故事里的女孩叫贝利,她的母亲是个由于生活不顺而精神失常的吸毒女人,父亲则是个由于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的人,他的外公不喜欢她,把她赶出了家门。她在无助的日子里结识了另一个女孩,女孩说她们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这是定律,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没用。在这个女孩的影响下贝利开始沉沦,她们无所事事,日复一日地过着低俗的日子。直到有**贝利的母亲因过量注射毒品死亡,贝利趴在借来的棺材上面痛哭流涕.她告诉自己,她要走出这种状况。于是贝利找到妈妈生前**的朋友,请她帮助自己买到课本。贝利在国立免费中学花两年读完了六年的课程,这期间她每天在地铁里过夜,晚上在酒店里洗盘子。她又用了一年的时间考上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且通过比赛得到了奖学金,于是她有了大学四年的学费及生活费。
这个故事足以告诉我们每个人,成功与出身也许的确有一点关系,但出身贫穷绝不是一个人成功的障碍,生活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在于你想怎么过而已!
荣誉和成功之门对所有人开放
在很久以前古希腊有一个奴隶,他膜拜神圣的艺术**,美就是他的上帝,他的灵魂,他生活的原动力,他以一种狂热的心态崇拜着美,追求着美。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由于那些手握大权的波斯入侵者对艺术的憎恶和反感,于是在新的法律上规定除了自由民之外,奴隶是不允许从事和追求艺术的,否则就要被宣判死刑。当这样的一部法律通过的时候,这个奴隶正在一个和他具有同样兴趣的爱好者组成的小团体中忘我地工作,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某**得到某位伟大雕刻家的肯定和接受,希望自己可以创造出美的东西,他甚至想得到当时的权威雕塑家伯利克里本人的赞赏。
面对这新的法律该何去何从呢?他的回答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包括他的心灵、他的全部精神和生命都投入到面前冷冰冰的大理石块中,无论将要遇到什么困难。每天,他都要虔诚地下跪,心中满怀着对美的向往,祈祷太阳神赐予他源源不竭的灵感和崭新的技巧。他满怀感激并且自豪地相信,太阳神真的听到了他的祷告,并一直在旁边守护着他,帮助他,指引着他的每一个动作,为那些他所雕刻的物体赋予栩栩如生的生命活力。但是,当时统治者却制定了这样的一部法律,似乎诸神又都抛弃了他。
这个奴隶的姐姐很爱自己的弟弟,她跟弟弟一样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弟弟的痛苦仿佛就是她的痛苦,令她万分难受。她对弟弟说:“噢,我可怜的弟弟,你到我们屋子下面的地下室去工作吧!那里虽然很暗,但是我会尽力为你准备灯光和食物的,你要继续你的梦想,继续你的工作,上帝会保佑我们的。”于是那个奴隶搬到了地下室,在他姐姐日日夜夜精心地守护和照料之下,他继续着自己那神圣而危险的创作,但是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时隔不久,所有的希腊人都被邀请到雅典参观一个艺术品的展览。这次展览在当地的大市场举行,以便让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象征美的艺术品,此次展览由伯利克里亲自主持。在他的旁边,站着他所宠爱的阿斯帕齐娅,以及**的雕刻家菲迪亚斯、哲学家苏格拉底、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知名人士。所有伟大的艺术巨匠的作品都被陈列于此,每个走过它们的人都细细地观察,慢慢地欣赏。但是,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珍品中,有一堆作品显得尤为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它们是那么的精美绝伦,这堆作品成了人们瞩目的**,所有人都在其摄人心魄的艺术美的作品之前心旷神怡、赞叹不已,就连那些参与竞争的艺术家也一个个心悦诚服地甘拜下风。
“谁是这堆作品的雕刻者?”“没有人知道答案吗?”传令官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个问题,人群中还是寂静无声。“那么,这就是一个谜!难道它们会是一个奴隶的作品吗?”“到底有没有人知道?”
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阵很大的骚动,只见一个清纯美丽的少女衣裳凌乱、头发蓬松、双唇紧闭、大大的眸子里满是坚毅的神色,被拖到了大市场里。“这个女人,”当地的行政官声嘶力竭地喊道,“就是这个女人,她肯定知道雕刻者的底细或者她就是雕刻者的什么人。我们确信这一点,但是她死活都不肯说出雕刻者的名字。”
那个奴隶的姐姐受到了严厉的盘问,但是,她的回答只是沉默,因为在她的心里,她为她的弟弟感到自豪。但是由于对此事的隐瞒,她被告知了自己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惩罚,然而,这位勇敢的姑娘还是不作声。“那么,”伯利克里说道,“法律是神圣不可违背的,而我恰恰是负责执法的大臣。把这位姑娘关到地牢里去。”
当他做出这番宣判的话音还未消失的时候,一个有着一头飞扬长发的年轻人气喘吁吁地冲到了他的面前。这个年轻人尽管身材消瘦,满脸憔悴,但那黑黑的眼睛却闪烁着只有天才才有的那种光芒,就如夜空中的两颗明星一样。他高声地央求道:“噢,伯利克里,请你饶恕那个女孩吧,求你不要定她的罪,那个女孩!她是我的姐姐,我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那堆雕塑出自我的双手,出自我这个奴隶的双手。”
愤怒的人群在惊讶地欷欺之后打断了他的话,人们群情激昂地喊道:“把他关到地牢里去,把这个奴隶关到地牢里去。”
但伯利克里却站了出来,他的心中很激动,他望着人群,威严地说道:“只要我活着,就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看一看那堆雕塑吧!阿波罗正以他的名义告诉我们,在希腊有某些东西要比一部不正义的法律更为重要。法律的*高目的应该是发展美的事情,扶植美的事物,而这个年轻人正是美的创造者。如果说雅典会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会名垂史册的话,那是因为雅典对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这种贡献才使得雅典可以永远不朽。不要把这个年轻人关到地牢里去,让他站到我的身边来。”
就这样,当着成千上万的聚会公众的面,阿斯帕齐娅把拿在自己手中的用橄榄枝编成的象征着荣誉与肯定的花冠戴在了那个奴隶的头上。与此同时,在人群如雷般的掌声和喝彩声中,她温柔地吻了奴隶的姐姐,并对她给弟弟的爱表示了赞许。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利,不能因为身份低微这种权利就被剥夺,反之,只要你愿意努力,荣耀的光环就会出现在你的头上。因为荣誉之门是向所有人开放的,美好的东西也是允许任何人去追求的。
和上面的故事一样,我们很早就熟知《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他也是一个奴隶出身的人,但是他同样凭借着自己的执著与努力成为万人尊重的寓言作家,在他死后雅典人还专门为伊索塑了一座雕像,以纪念这位**的寓言作家。由此我们不难知道,荣誉和成功之门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人,也不会压制任何人的才能。
只要你能够在艺术、文学或战争中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那么,你终将获得财富和不朽的名誉,并且*重要的是你将赢得尊重。这些故事能够激励和鼓舞那些在不幸的境遇中苦苦挣扎、奋勇前进的人们,让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地知道荣誉之门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它从不会刻意地偏袒任何人,只要你有信心,有足够的能力你就能打开它。
英雄不怕出身低
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到底来自何处?难道只有那些“王侯将相”才能称为英雄吗?只有那些出身显赫的人才能够接近成功吗?而那些身份低微的人就只能沦为乞者或是寄人篱下吗?
在世俗之辈的眼中,英国的**人物埃尔登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没有机会”。在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饥寒交迫的现实使得他根本没有可以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连一本二手书都买不起。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就没有机会了9因为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足够他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他还有着顽强抗争的勇气,足够他突破束缚他寻找生命阳光的一切障碍。他注定要高过芸芸众生,要出人头地,要胜过任何一个看上去机会多多的人。每天凌晨四点,他就起床,在一盏孤灯下拼命地抄写他借来的大部头的法律书。他如饥似渴地追求着知识,废寝忘食,很多时候都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直到大脑拒绝运转为止。但往往到了这个时候,他还要往头上戴一顶湿帽子,以便自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进行学习。他在**年的实习工作中只赚到了9个先令,然而,他灵魂中的理想之火却烧得越来越旺,越来越难以限制。
当埃尔登即将离开法院时,司法官拍着他的肩膀说:“年轻人,你的面包和黄油从此有着落了。”这个看似“没有机会”的男孩凭借自己的顽强意志,废寝忘食学来的渊博知识、过人的才能,以及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磨练出的坚强的意志与良好的修养,使他一步步地走上了成功之路,他的事业扶摇直上,*终成为英国的大法官和他所处时代*杰出的律师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皇帝朱元璋不也正验证了这样的道理吗?他从一个一名不文的小人物甚至是一个活得有点窝囊的小人物变成了一代帝王,创立了大明王朝。整个过程朱元璋当然也是付出了许多代价的,每当受到挫折的时候,他都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又站了起来,向世人诉说了“英雄不怕出身低”的铁律,成为中国历史上**个农民皇帝。
同样,**的金融家与慈善家斯蒂芬·吉拉德也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