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
经过十多年全纳教育的实践,人们摸索出全纳教育的多种支持模式。在这里,我们介绍常见的几种支持模式,即巡回指导、资源**、资源教室方案、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这些支持模式,我们可以了解开展全纳教育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一、巡回指导巡回指导是指组织专家队伍,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开展评估、提供咨询、提供材料,甚至做一些直接教学的活动。巡回指导可以定位在不同的层次之上,可以建在一个特定的行政区、社区或学区里。巡回指导服务特别适合在障碍及困难学生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巡回指导服务也可以与少量的普通学校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这样的队伍可以与教���大城市贫民区边缘学生的老师一起工作,也可以与负责普通学校学习困难者的老师以小组形式一起工作。
巡回指导服务模式的优点是:专门化服务直接进入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社区。然而应当注意,这种模式设计的服务不能过于分散,否则对学生和学校来说就几乎没有价值。针对指导教师的服务也很重要,他们的工作是回归主流班级中边缘学生真实参与程度的关键。
记得我在讲授中国古代特殊教育的思想基础时曾经对学员说过,伟大的中华民族,在特殊教育方面,也和普通教育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尚书·禹典》记载,早在尧舜禹时期,残疾人就开始参与部落的文化教育活动;周朝的宫廷乐师学校就培养了一批有视听障碍的残疾学员;尤其是从汉朝以来多次盛行的“神童教育”,更是开创了世界超常教育的先河。在“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仁者爱人”的伦理观、“强不执弱、富不辱贫”的道德观和“轮回报应”的宗教观等影响下,古代中国的残疾人多少得到一些同情和救济,个别的幸运者还受到一定的教育;历代残疾人的佼佼者,又以他们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由于长期停滞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特殊教育的办学规模、学科水平、科研能力还是相对落后的,犹如浩瀚的天空中寥寥可数的几颗寒星、百花园中几株不引人注目的小草。
近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值得骄傲的中国古代文明也一步步地和现代文明接轨。我深信,新时代的特殊教育不再是个别仁人志士悲天悯人的乐善好施,也不再是太平盛世的繁华点缀,而是远古深厚的人文精神与近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是科技以人为本的水到渠成,是人类反省后在“共存与合作”意识指导下的自信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