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人”为本,应对变革
奉献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实在是一部“难产”之作,自立项以来,至今已有数年,这中间全书目录结构亦经多次调整。幸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翟江虹女士锲而不舍的坚持与督促,而今终于能与大家见面。
本书写作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除了作者的懈怠之外,还在于作者团队对于“传播心理学”这一主题的探索在不断地深入。
其一,本书的所有作者均就职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一直从事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与教学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高校的新闻院系纷纷开设���闻与传播心理学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到底讲什么、应该怎么讲,却没有统一的标准,任课教师多是在自己熟悉的优势领域展开课程讲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作为全国*早开设新闻心理学本科生课程,*早设立传播心理学(*初为新闻心理学)硕士、博士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机构,曾陆续出版过一些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些书被不少高校在相关教学中作为教材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反馈。此外,研究所多年来培养的百余位硕士、博士毕业生在高校任教者不少,从近年他们反馈的信息看,传播心理学教材亟待更新以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既促使我们想要出版一部符合当下新时代传媒实践发展的传播心理学教材,同时也让我们不胜惶恐,怕这部教材出版之后,依然显得“过时”。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密切联系迅速发展变化的传媒业界实践,不断探索新的研究内容。
其二,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作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常规性地组织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讨会,并邀请业界专家参会,对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和教学提出意见。此外,还专门就新闻与传播心理的教学问题组织专家研讨,并走访各新闻院系征询大家的建议。从反馈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开设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相关课程的院系已不在少数,而缺少专业师资和与时俱进的专业教材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能够编著出版符合时代特色和传媒实践发展的专业教材,对于新闻传播院系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不无助益。
出于以上考虑,虽然教材写作过程充满挑战,但我们依然尽力而为。
……
本书以传播中“人”的心理活动为主体,以传播活动的基本模式为框架结构,阐述人在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具体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是绪论,即**章,介绍了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框架与内容、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研究成果与方法以及历史发展等。
第二部分聚焦于传播者心理,包括第二章至第八章的内容,阐述了传播者在从事新闻传播领域的职业工作中出现的心理活动特点,**讲解了传播者从事此类工作**的心理素质,如良好的自我意识、观察判断能力、倾听能力、移情能力(同理心)、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创新与应变能力等,同时还介绍了培养与提高这些心理素质的具体方法。
第三部分聚焦于接收者(受众)心理,包括第九章至第十三章的内容,从接收者接收信息的心理过程出发,剖析了接收者接收信息时的注意状态、感知觉、思维、记忆、需求与动机等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在传播活动中接收者态度变化的规律。此外还介绍了传播活动对接收者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
第四部分聚焦于当下,介绍了新媒体与传播心理,包括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中,某些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不足以解释当下的传播实践发展,因此,这一部分打破了“传播者”与“接收者(受众)”的二元结构,结合当下时代需求和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学科发展趋势,开放性地介绍了社交网络与人际传播心理、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舆情、谣言传播的心理研究等。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与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但也自知能力与水平有限,书中出现的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各位前辈与同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