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商品学概论(第7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商品学概论(第7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 作者:万融 陈红丽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77431
  •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01日
  • 页数:276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商品使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商品质量与品种为**,从技术、经济、管理和环境等多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商品及其本质、商品分类与商品目录、商品代码与商品条码等内容。新版教材对内容体系作了调整,使其更加合理,同时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并反映了国内外商品学学科的*新研究成果。
    文章节选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283人们要获得知识,无外乎有两种途径:一是学习理论知识,二是参与实践活动,二者缺一不可。实践体验是人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的经验和结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深化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崇尚实践、学以致用、热爱创造上来。
    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的交叉知识及实践体验对于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商品学的基础知识与实践体验是连接经济管理各学科本科理论教育与应用实践的桥梁,它们有助于经济管理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本书自1981年面世以来,蒙读者垂青,已修订至第7版,发行数十万册,被国内诸多高校的经济管理应用型专业选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
    本书第7版的修订仍坚持“高质量、精品、经典”的教材建设目标,注意保持前6版教材的特色和建设成果。
    首先,本次修订对原有框架进行了较大调整,将原第11章“商品与环境”、第12章“商品��发”删去,有关绿色产品的内容放到第7章第3节,全书保留原有的前10章,以保持教材的经典特色。删去第11章是基于目前环境知识的普及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删去第12章则是考虑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新产品开发的类似课程。在各章体系结构的调整上,第7章将“产品认证”与“服务认证”各列为一节,第8章增加了一节“商品检验的内容”,从而形成5节。
    其次,本次修订通过对教材所涉及的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的查新、验证、汇总和消化,及时更新补充了名词术语(概念)定义、资料数据、引导案例、知识应用以及其他必须更新或补充的教学内容。例如,更新补充的名词术语(概念)定义有:第4章的“质量”及其理解要点,以及“产品”“服务”“质量特性”“商品质量特性”,第5章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第7章的“环境管理体系”,第8章的“检验”“抽样”“抽样检验”,等等。第6章更新了引导案例。知识应用的更新补充包括:第2、3、5章各一个,第4、6、9章各两个,第7章三个,第10章四个,第8章五个。更新补充的教学内容有:第2章的HS 2017版的修订,第3章“商品品种的一般分类”,第4章的“服务质量特性内容”,第5章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第6章的“标准的种类”“服务标准内容”,第7章的“食品生产许可”“绿色产品认证”“服务认证”“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第8章的“商品检验的内容”,第9章的“防护包装”等。
    再次,本次修订尽力改正上一版中的作者疏忽与排印错误,力求全书文字表达简练、准确、通俗易懂。为了便于学生阅读理解,还增加了大量实例和图片。
    应该指出,各校、各专业对商品学概论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同,学分与课时分配也不相同,教材使用者可以根据有限课时选讲若干要点并指导学生课后阅读和实践调研,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取舍教材部分章节。
    本书第7版由万融负责前五章的修改、编写,陈红丽负责后五章的修改、编写,万融和陈红丽共同负责本书的审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同行学者、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目录
    目录

    第1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1节商品
    第2节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3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第4节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2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1节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第2节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第3节商品分类标志
    第4节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第5节商品条码
    第6节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

    第3章商品品种
    第1节商品品种的概念
    第2节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
    第3节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
    第4节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

    第4章商品质量
    第1节质量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2节商品质量与质量特性
    第3节商品质量的形成与实现
    第4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第5章商品质量管理
    第1节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历程
    第2节全面质量管理
    第3节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4节ISO9000族标准

    第6章商品标准化与商品标准
    第1节标准化与商品标准化
    第2节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
    第3节标准及其种类
    第4节商品标准

    第7章合格评定与质量监督管理
    第1节合格评定
    第2节认证的本质与种类
    第3节产品认证
    第4节服务认证
    第5节管理体系认证
    第6节商品质量监督管理

    第8章商品检验
    第1节商品检验概述
    第2节商品的抽样与抽样检验
    第3节商品检验的内容
    第4节商品检验的方法
    第5节商品的品级

    第9章商品包装
    第1节概述
    第2节包装材料
    第3节商品包装设计的原则
    第4节商品包装技术与防护包装
    第5节商品包装标识

    第10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第1节商品储运概述
    第2节商品在储运中的损耗与质量劣变
    第3节保护储运商品质量的技术方法
    第4节储运商品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