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文八大家”为重镇的唐宋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前人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八大家”,这一作家群实际上代表新的散文流派,形成以篇什体裁为主的散文传统,与先秦两汉以著述体裁为主的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相区别,并成为以后元明清散文作家取径研习的主要对象。
唐宋散文的特点和风格的形成,与唐宋古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唐代古文运动,是借助儒学复古旗帜而推行的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韩愈反对六朝以来所盛行的以辞藻、对偶、用典、声律为特征的“骈文”,要求恢复先秦两汉时散句单行的“古文”;但他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着力于语言的新颖**,又标举“文从字顺各识职”,追求文句的妥贴和流畅,这就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建立起新型“古文”的标准,就不是先秦两汉“古文”的简单还原了。我们读他的(进学解》这篇不到七百五十字的文章,竟出现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爬罗剔抉,刮垢磨光”、“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回狂澜于既倒”、“沉浸釀郁,含英咀华”、“佶屈聱牙”“跋前踬后,动辄得咎”、“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