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唐代是一个**,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开拓。一般说唐诗尚情,宋诗尚意,也不过是大概情况。唐诗未尝没有尚意,宋诗也未尝没有尚情。到了元代,开始走下坡路。明代是一个复古思潮泛滥之时,开国时刘基尚有回澜之力,高启已经是学古未化。到天顺以后,出现茶陵诗派。这是一个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派,含咀宫商,力振唐音,论者谓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开导了前七子的先路。弘治、正德间,李梦阳、何景明崛起,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号为七子。明代复古派如黄省曾、王世贞、胡应麟、陈子龙,下迄清代沈德潜、清末谭献都对七子致以推崇,特别是对李梦阳更加不适当地推崇。梦阳诗虽有现实内容,然形式上摹拟剽袭,同时何景明对之已有讥议,杨慎继而贬斥,至钱谦益则更排击之无完肤。何景明与梦阳,持论虽异,天分亦殊,而摹拟蹊径,短处略同。徐祯卿稍有韵度,不出七子风范。同时稍存真诗面目者,转在唐寅、杨慎诸人。嘉靖、隆庆时期,有后七子者继起,为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宗臣、徐中行、吴国伦。不久,谢榛以布衣被排斥。他们的持论与写作,和前七子并无差别,纷纷剽窃,论者比之唐临晋帖。惟王世贞博学高才,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