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劳动关系概述
1.1 劳动关系的概念、分类和法律特征
劳动关系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它的变化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企业角度来看,劳动关系是影响企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不仅有助于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相反,劳动关系的矛盾激化将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劳动关系不仅仅关系到整体的投资环境,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问题。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及**率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提升企业和社会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1.1 劳动关系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关系作了明确的界定,劳动关系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统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照法律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合理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名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所产生的一种法律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关系首先是一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其次还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同时还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按工付酬的经济关系。其主体双方是确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依照法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包括: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等**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约定的**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自主约定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