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心理**,其实就是鼓励人说真话的游戏 1990 年1 月29 日,星期一。 《美国**新闻》用一整版刊登了一则广告。在版面的左下角,可以看到几行清晰的小字,那是美国邓白氏集团的名字。 邓白氏集团是世界**的信用管理公司,堪称行业巨头,而版面的其余地方只印了几行粗体字: 我正乘飞机穿越内布拉斯加州上空,距地面三万英尺,听起来,邻座男人似乎能给我带来一些机会。 我想请他喝杯酒,不过,这之前,我必须先借故离开,打一个电话。 我打电话给邓白氏,查询该男子公司的信用。 三分钟后,我回到座位上,并请*好的新朋友喝了杯啤酒。 这个耗资不菲的广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不经意间暴露了人与人交往存在的问题: 其一,一个人主动结交你,可能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他喜欢的也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能从你身上捞到的某种好处。 其二,说假话的人越来越多,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当真诚缺席之后,虚伪便开始主宰心灵。 其三,虚伪并不是赤裸裸的,总会穿上“礼仪”的外衣。 不过,在表面的客客气气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上三点就是当今人际关系面临的现实。我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听任这种情形继续下去,总有**,我们人性中的真诚、善良和美好会被摧毁殆尽。 我们的真诚正在流失 绝大多数人认为,人际交往需要礼貌和良好的教养,但我认为,这些并不是*重要的。广告中,那个商人的行为可谓周全得体:他离开座位时,先道了歉;回来后,又请邻座的人喝酒。这些行为看起来十分礼貌和有教养,但问题是,态度友好并不代表内心善良。他道歉离开的目的,是为了去调查对方的信用等级;他请人喝酒,更像是在布下圈套。他与对方建立关系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充满了虚伪、狡诈、算计和谎言。他与对方的关系,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 每个人都活在关系中,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存。任何两个人以上的交往,都是在形成关系。就拿广告中的那位商人来说吧,他受雇于某个公司,与公司形成了关系;他乘坐飞机,与航空公司形成了关系;他给邓白氏集团打电话,与这家信用管理公司形成了关系;他打电话本身,也是与电信公司形成关系;而他请邻座乘客喝啤酒,又与某位啤酒生产商形成了关系。不仅如此,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一个更大的关系作为背景,那就是社会。 人活着,就是在不断建立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人生的饱满,其实是关系的丰富。真诚的关系能够给人带来坚实的存在,而虚伪的关系注定会扭曲人性。 这个广告之所以引起我的不安,是因为它堂而皇之地宣扬:人可以用“礼仪”作为幌子,与别人建立虚伪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始终处在欺骗与被欺骗、利用和被利用之中,时时刻刻胆战心惊,不敢敞开心扉,不敢说真话、实话和有良知的话,因为稍不注意,就会遭人暗算。于是,我们只能将自己深深隐藏起来,在焦虑和恐惧中,用满嘴假话、空话和违心的话来保全自己。哪里还有真话和真情呢?置身于这样的关系中,如果谁还认为生命能健康成长,人性能正常展开,他很可能已经病入膏肓。 这个广告令我如此不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于广告中的场景,大部分人早就司空见惯,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这才是真正让人忧心忡忡的地方。 人与人交往*重要的不是礼仪,而是真诚。 礼仪虽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滥用,反而会钳制住良知,成为捆绑生命的绞索,让人变得虚伪。缺乏真诚的礼仪足以使人沦为“礼貌的僵尸”和“礼节的傀儡”。 而目前的情况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话和真情就如同原始森林,遭到无情掠夺和肆意砍伐,日益贫瘠,真诚更是如同**动物一样,濒临灭绝。我们的时代不仅在商业的世界,更是在精神的世界中进行着疯狂大甩卖,真话和真情正以低廉到可笑的价格被抛售,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有。商人不顾廉耻地贩卖假货;记者为了迎合读者,小心翼翼删除真相;政客用几 块砖勉强垒个鸡窝,却把自己的政绩吹嘘成一座宫殿。 随着真诚日渐流失,精神世界普遍的沙漠化,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谎言与虚伪、狡诈与欺骗、利用与被利用,我们的内心势必越来越孤独、寂寞、空虚,也越来越焦虑、不安和恐惧。 从事心理**多年,我深知: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真诚,充斥了太多的说教和虚情假意,孩子的性格就会扭曲;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真诚,总是欺骗、试探,彼此缺乏信任,婚姻注定要出现危机;如果整个社会都充满机谋算计,我欺骗你,你利用我,诚信的基础被摧毁,人们就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