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深呼吸和调息之间的差别 从出生到死亡,呼吸始终存在,它是身、心、灵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生存。圣人和瑜伽行者意识到呼吸在生命中的价值,发明了一些技巧来探寻正常呼吸、深呼吸、调息之间的差别。 所有人都要呼吸,但这种呼吸是无意识的。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能够觉知到食物,可呼吸的时候却觉知不到气息,这种呼吸是始终上演的,当然生病的时候例外。一旦我们能够意识到呼吸,呼吸模式就会发生改变,美妙之处就在这里。 呼吸包含三个动作:吸气(pūraka)、屏息(ku?bhaka)、呼气(recaka)。帕坦伽利称pūraka为呼气(?vāsa),称recaka为吸气(pra?vāsa)。这两个动作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可我们往往会忽略呼吸对心意、心意对呼吸产生的影响。气息是曲折运动的,没有所谓正确的道路,没有目标,没有终点。心意也是如此发挥作用,曲折行进。 调息的目的在于开始给吸气和呼气赋予韵律。通过对气息通道进行这样的观察和调整,感知气息浸入肺的内部。帕坦伽利建议我们首先学习吸气和呼气的韵律,他并没有一下子就跳到屏息(ku?bhaka),甚至都没有提出哪种调息类型,只是要我们观察吸气(pūraka)和呼气(recaka)无节律的运动,从而使平衡的运动开始出现。只通过观察正常的呼吸运动,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每次呼吸,气息都不会触摸同一个地方。每个气流中,气息都会接触不同的地方。气流量、长度、宽度、维度都有差异。两肺从来都不会对同一缕气息同时做出响应。肺对气息的吸收随着气息的接触而发生变化。肺呼吸的部位能够感受到气息的触摸。如果肺需要能量,它们就会采取主动。如果腹部需要能量,腹部就会采取主动。偶尔其他部位也会需要能量,那么它们就会相应采取主动。于是,气息之路就会随着身体中有需求部位的变化而运动并调整。 尽管我们一直在呼吸,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其实每次吸气和呼气都有其自己的道路和选择的位置。调息时,我们让注意力集中在心意,从而进行有控制呼吸。通过这样的呼吸过程,我们根据这种接触、触摸,从而意识到肺腔中未触摸到的那些空的部位。有投入的觉知让心意能够感受到在自然呼吸中没有关注的部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学着了解吸气和呼气走了多远,在哪里终止。 医学认为:我们每分钟呼吸十五次。若是观察这十五次呼吸,我们会发现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帕坦伽利以这种观察学习的方式开始阐述呼吸的科学。他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和观察反复调整气流,即意味着:每次呼吸,气流从始至终都应是有控制的、持续的。这即是gati viccheda,或者说,控制每个无节律的吸气和呼气之间的中断。这是学习瑜伽调息法呼吸技巧的初始阶段。 正如我们喜欢看日出日落,听鸟啼兽鸣,修习者必须���听细察呼吸几秒钟,开始对气流产生理解,享受每次呼吸的芳醇。从吸气的起点到终点、呼气的起点到终点认真观察呼吸,这是gati viccheda。认真观察入息和出息的终点,产生认知感,去感受这终点是虚假的还是真实的。 因此,人人都需要培养观察能力,对入息和出息进行观察,学习对气息加以控制调整,使之接触肺的各个部位。这样,一缕气息可以做十五项工作;纵向、横向从一端到另一端并接触肺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每分钟呼吸循环的次数,还能让气息轻松、舒适地充满肺腔,感受到丰盈。这是调息的**步。 掌握了体式之后,帕坦伽利**我们开始调息;tasmin-sati ?vāsa-pra?vāsayo?-gati-viccheda? prā?āyāma? (《瑜伽经》第2章第49节)。它传达出这样的含义:调息是对入息和出息的调控。 在对入息和出息的特质做出定义之后,帕坦伽利阐释了调息的各个面向:bāhya-abhyantara-stambha-v?tti?-de?a-kāla-san?khyābhi? parid???a? dīrgha-sūk?ma?,这节经文是说:呼吸由三个运动组成——吸气、呼气、屏息,并提到对它们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控制,要根据躯干内部的空间精准地进行。定性意为细化,定量意为延长。 dīrgha-pūraka和dīrgha-recaka即所谓的深吸气和深呼气。深吸气和深呼气意为在普通呼吸长度的基础上延长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调息有两个功能:dīrgha、sūk?ma。dīrgha意为延长。深呼吸并不意味着使胸腔鼓胀。它不仅指胸腔壁的扩张,还指气息从躯干*深处顺畅地接触躯干皮肤。修习者必须要感受到肺部与吸入气体的接触以及肺泡对空气的渗透。肺部的这种弹性要通过体式练习才可以建立起来。 sūk?ma是什么呢?打一桶水,展开一块轻薄致密的布,让它浸在水里,但不要用手把它按进去。观察这块布一点一点沉浸到水中。随着湿的部分越来越重,它会拽着还没湿的部分慢慢浸入到水里面。于是,胸腔内部——肺泡壁——如同孔隙极细的布料,每次呼吸都必须完全沉浸渗透。这即是吸气(pūraka)和舒适的呼气(sūk?ma recaka)。这表明:正常的呼吸是浅薄的,深呼吸是粗糙的。一名瑜伽行者对小巧的肺部了如指掌,于是发明出调息的技巧,对肺部加以充分利用。他不仅使气息更长,还使它更精细。这种深长而精细的呼吸使他意识到:生命能量得以循环起来,存储在体内不会消散。正常的呼吸不会深入肺部。所以帕坦伽利建议我们学习缓慢而柔软的深吸气、深呼气;这样,肺部浸入的气息不仅深长(dīrgha),而且精细(sūk?ma)。气息必须是可渗透的、有形的,必须拥抱肺泡的所有部位以便存储能量。 吸气(pūraka)是能量的发生器。人不吸气,生命就会终止。并非我们把空气吸入体内,而是大气被个体灵魂(jivātman)——内在的居住者吸入内部。一些不理解生命力核心的人可能称之为意识或心意。吸入气息的是我们深层存在的源头——个体灵魂。 个体灵魂看到气息的一刻,长长的停顿出现,这意味着纯粹时刻。这种停顿在看到正常入息出息的时候不会出现。正常的呼吸过程中我们不会去看。一旦去看了,正常的呼吸就不复存在。如果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吸气,我们可以沿着气息观察,感受内在躯干。调息即是这样**我们去感受生命的核心。 屏息(ku?bhaka)是对吸入气息产生的能量进行有组织的分配。屏息并不是屏住呼吸这么简单。屏住呼吸一分钟是骄傲,不是调息。根据瑜伽科学,屏息是指利用产生的能量进行有组织的分配,以实现专一和支持。在能量分配过程中以及能量分配以后,已使用过的能量产生的毒素可以缓缓地离开。这即是呼气的艺术。具有破坏性的空气被驱赶出去。 呼气不是驱逐,而是气息释放的过程。正确的释放气息是一门艺术。帕坦伽利使用sūk?ma一词。它的运动应如同水从大海中蒸发形成云。呼气的艺术是指气息的蒸发、与外部大气接触的方式。气息得到净化,让我们能够再次深吸气。 帕坦伽利首先从外围开始介绍调息。他没有深入阐释,只是说抓住吸气和呼气的运动。 调息过程中,生理层和心理层要相互有清晰的认知。心理层依赖于生理层,反之亦然。正常呼吸的时候,生理层独自作用,心理层并非如此。由于生理层独自作用,心理层和生理层之间就不存在相互理解。帕坦伽利将调息过程**意和气息流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理解心意和气息的连结。调息也并非数呼吸的次数,减少呼吸次数以延长寿命。这样的解释只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 正常呼吸、深呼吸、调息之间的差别在于:正常呼吸是曲折的。深呼吸是粗糙而强迫的生理运动,对深层内在能量流缺乏理解。调息是能量从核心到边缘,从边缘到核心的渗透和接触。 我希望,在理解了这些智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理解调息法给我们内在带来的转化。当正常的呼吸转化为调息时,呼吸中充满了活力,将神圣能量注入生命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