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先披露一个真理
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 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
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
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对于你的这种看法,我只能表示遗憾,这是人类走到现阶段必然的观念。再过1千年,你还这么说就露怯了,如果你能仗着基因技术活到的话。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渐进的,每年都有新真理出现,每年都有老真理被扔进谬误的垃圾箱。人类盘点自己的脚印时会发现,装真理的箱子越来越小,装谬误的箱子越来越大。**真理极度���张说充其量也只有针眼那么小,**谬误盲人摸象般保守说也比太平洋大。
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一个真理。但你肯定不信,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信了,你就不是21世纪的人了。21世纪的人类的智力水平**不可能将我下面的话信以为真,就像14世纪的人根本不可能相信因特网一样。倘若当年有大臣向明太祖朱元璋进言废除驿站创建因特网用以联络各方诸侯,明太祖以欺君之罪将该大臣推出斩首是*慈善的举动,弄不好会满门抄斩灭九族。据我估计,我告诉你的这个真理,*早也得在27世纪中叶才会有人发现,*先发现的前100人肯定会鱼贯而入被送进疯人院。从**个发现这个真理的人被送进疯人院到人类将此真理从谬误彻底平反为真理,*少得占用人类200年时间,这还是以700年后的人类智商指数为依据进行评估的。700年后的人类智商平均指数比现在要高一倍左右。
下边是我要告诉你的真理。
很长时间以来,人类在思索这样的问题:人类中天才的数量和人类的总数相比为什么如此凤毛麟角?20世纪末,喜欢秋后算账的人类遴选千年人物,扒拉来扒拉去只有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两人人选。咱们且不说1000年结束时人类的数量,咱们打个九折,从1900年起算,1900年终结时活着的人类是10亿人,到了2000年末,健在的人类数目是60亿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使按九折方式计算,1000年到2000年之间也有50亿人在这个星球上活过,前900年的一概不算,后100年间死了的也不算。50亿比2,悬殊巨大。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天才有的人是非天才?天才和非天才的根本区别在哪儿?不计其数的科学家把天才的大脑和非天才的大脑掰碎了研究,力图找出其中的差异,从而实现人类的梦想:人工培育众多天才,造福人类。
无功而返和止步不前是我对这些科学家的客观评价。他们找错了方向。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不在大脑。人和人的大脑几乎没有差异,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和某智障者的大脑不做记号打乱了放在一起,任凭拥有如山文凭的科学家也不可能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准确挑选出来。
既然天才和非天才的大脑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在哪里呢?换句话说,究竟是什么使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从至少50亿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垂千古甚至流芳万古的天才呢?是勤奋吗?NO。在生活中,我见过许多比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勤奋1万倍的人,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天才。事实上,上述两位“千年人物”以人类的标准衡量,并不勤奋,前者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拈花惹草,后者读书时曾有过不及格的不良记录。
既然不是大脑也不是勤奋,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人类中的极极少数人成为天才呢?你就要提前至少700年知道谜底了,但你****不信。还是刚才那句话,你如果信以为真,你就不是21世纪的人了,你就成为你自己的重孙子的重孙子的二次方了。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们嘴里的智齿。
不出我所料,你不信,你也不可能相信。
智齿分为数学智齿、哲学智齿、文学智齿、物理智齿、化学智齿、音乐智齿、美术智齿、政治智齿、商业智齿、体育智齿等等。很少出现全能智齿,据我所知,人类成员中只有一个叫达•芬奇的人有幸长了全能智齿。是上帝安排人类管我们智齿的,一个“智”字,其作用昭然若揭。除了我们智齿外,人身上还有第二个被上帝命名为“智”的器官吗?智脑?智心?智肺?智嘴?智眼?智耳?笑死你。除智齿外,人身上**和智挨边的,是痣,遗憾的是在人类**大语言汉语里这两个字同音不同义,天壤之别。在人类第二语言英语里不但不同义甚至连音也不同。
你照完镜子回来了。你说:我有智齿,我怎么不是天才?
有智齿的人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都有智齿。比如孔子,比如莎士比亚,比如牛顿,比如爱因斯坦。概率是****。不信你考察。
这是这个星球上*经得起考察的真理。为什么有的天才天才到一半时突然陨落还俗了?他的智齿脱落或被拔除了。
现在,你迫不及待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同样长有智齿,只有极少数人成为天才而绝大多数人却平平庸庸碌碌无为?
答案如下:智齿本身无法发挥作用,它必须通过人的大脑发挥作用。人身上,只有大脑具有驾驭人的全身的指挥系统,智齿没有这样的指挥系统。智齿只能通过指挥大脑达到间接指挥人的目的,这有点儿像垂帘听政。事情的关键在于,智齿和大脑之间是否有一条通道,得以确保智齿通过这条黄金之路向大脑传达它的指令。天才人物的智齿和大脑之间都有黄金通道。遗憾的是,拥有这条黄金通道的人太少了,其比例基本上是1亿比1。
我觉得我把问题都说清楚了:没有智齿的人不可能成为天才。有智齿没有黄金通道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天才。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由于他们在拥有智齿的同时,还拥有连接智齿和大脑的黄金通道。
梁功辰有智齿,就是我。他同时拥有黄金通道。顺便提一句,我是一颗文学智齿。
人类世界中*残酷的事,不是战争,不是天灾,而是在有生之年人为拔除拥有黄金通道的智齿。
梁功辰的故事要开始了。不管你是为他捏一把汗还是幸灾乐祸,我都不多嘴了。
第二章 天才都是个体户
用天之骄子和一帆风顺来形容38岁的男子梁功辰,恰如其分。
20岁前,梁功辰靠单枪匹马的大脑足以对付愚昧弱智的应试教育,他从小学所向披靡过关斩将一路考进**大学,从无闪失。20岁时,梁功辰长了一颗拥有黄金通道的智齿,梁功辰不明白自己的智力为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去,梁功辰虽然身为**大学学生,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是徒有虚名,他的大脑除了会死记硬背、重复和崇拜前人的知识,不会干别的。那时候,梁功辰举目看世界,遍地是真理。长智齿后,梁功辰看世界的眼光骤然变了'同样是举目看世界,梁功辰看到的是遍地谬误,包括权威的论述。
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之,天才眼中看到的都是谬误,然后纠正它。非天才眼中看到的都是真理,然后盲从它。
否定前人是天才人物的职业病。肯定前人是非天才人物的本职工作。
成为天才后的梁功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通过学校学到的知识。他发现,原先他认为学习、培训和经验是人获得成功所必需的条件,其实,这些东西恰恰是阻碍人获得成功的桎梏。在信息时代,获得成功*强大的动力是无经验。—无所知意味着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美国经济史上*成功的人士、现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中学毕业后读的是音乐学院而不是金融学院,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梁功辰彼时并不知道拥有配备黄金通道的智齿才是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他在20岁后猛然发现上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师用宽胶带捆绑学生的过程:小学捆脚和腿。中学捆身子和手。大学捆头。从头到脚捆得你不能动了,再发给你一张证书。例如,都按一样的教材学习企业管理,如何能在日后的经商活动中出奇制胜?****后无来者才是做一切事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学校如何教学生****的事?学校的本质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尽管顿悟,梁功辰还是读完了大学。离开学校后,梁功辰开始寻找谋生的职业。自从长了智齿后,梁功辰在人际交往方面就遇到了障碍,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和别人相处越来越喜欢独处。
天才和非天才的区别之二:天才对人际关系无所适从。由于天才的思维与行为都与众不同,由此他们和普通人不可能融洽相处只会格格不入。人类历史上的天才几乎都是孤家寡人的个体户,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父母认为梁功辰的性格越来越古怪,二老甚至一度怀疑儿子患了自闭症。每当父亲从媒体上看到有关大学生因精神崩溃而自杀的报道时,就会心急火燎地劝梁功辰去看心理医生。
梁功辰说我没病。父亲说你没病怎么怕和别人交往?你20岁前很喜欢和别人交往呀,往家一群一群的领。20岁以后是怎么了?梁功辰说我不是怕和别人交往,而是每次交往都给我造成痛苦,别人说的话我听着觉得特没劲,我说的话别人听着也别扭。人和人交往不说话怎么行?就干坐着四目相对默默无言?干脆照张合影摆在那儿交往得了。
父母面面相觑,愈发认定儿子的精神出了问题。
梁功辰要为自己选择一个无需人际关系就能挣钱糊口的工作,他开列了一个候选项目单,其中有:写作。投资股票。哲学研究。画画。无需人际关系能挣钱糊口的工作很少,连开个弹丸之地的小饭馆都离不开人际关系。
智齿指挥梁功辰的大脑选择了写作。
梁功辰在大学学的是建筑设计,可以说和文学创作相去甚远
父母获悉学建筑的儿子要当作家时的场面,值得记载。
“你怎么不急着找工作?”父亲见大学毕业已经两个月的儿子悠闲地待在家中,问他。
“我已经有工作了。”梁功辰说。
“有工作了?”父亲眉开眼笑,“怎么不告诉我们?建筑设计院?还是建筑公司?”
“我要当作家。”梁功辰说。
“你说什么?”母亲一愣。
“我决定当作家。”梁功辰说。
“当作家?你从小的理想就是当建筑师,大学学的也是建筑设计,怎么会去当作家?”父亲茫然,“隔行如隔山。”
梁功辰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什么干什么是人类*大的误区,等于先套上枷锁再去干。学的是什么?肯定是前人做这件事积累的经验。踩着前人的脚印走,能走出新路来?不开辟新路,能干出大名堂?不管做什么事,不干出大名堂,做它干什么?”
“岂有此理!”父亲说,“是哪位伟人说过来着?他成功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就是前人的经验。”
“这世界上*不能相信的话就是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谈。”梁功辰说,“比如成功者爱标榜自己的成功缘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他们的成功**是由于百分之九十九的灵感加百分之一的汗水。”
“胡说八道!”母亲说,“学有所长是真理。怎么能说干什么不用学什么呢?”
梁功辰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会是这样?”身为工人的父亲看妻子,“咱们的孩子怎么会说这种话?”
二老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梁功辰已经是天才而不是普通人了,天才说的话肯定和普通人大相径庭。梁功辰和他的父母一样不知道是智齿起的作用。当初梁功辰长智齿时,疼得他龇牙咧嘴,他以为牙龈发炎了,还跑去看牙医。牙医说,是长智齿,不是病,不过智齿没用,以后可以拔了。母亲告诉儿子,老百姓管智齿叫立世牙,长了智齿,就意味着立世了。
长智齿后,梁功辰确实有明显的立世的感觉,但他没有将这归功于智齿。相反,他还抱怨智齿破土而出时给他带来的痛苦。
不管父母如何反对,梁功辰我行我素,就是不出去找工作,而是待在家里开始写作。
在**吃晚饭时,父亲突然当着儿子对妻子说:“马丽媛的父母眼光没错。”
母亲瞪了丈夫一眼。
梁功辰说:“马丽媛的父母以后会后悔得死去活来。他们的眼光大错特错。”
马丽媛是梁功辰读大二时在校际舞会上结识的医科大学女生,梁功辰的初恋情人。当两人沉溺爱海半年后,双方都认为到了带对方面见未来的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的时候了。梁功辰的父母对马丽媛很是满意,当场给未来的儿媳办了签证。而当马丽媛**将梁功辰带到她的父母面前时,马丽媛的父母却死活看不上梁功辰。但马丽媛的父母深谙此道,清楚由父母出面反对子女婚事的结果往往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于是二老想出了委托儿子也就是马丽媛的哥哥马抗唱白脸的锦囊妙计。一般来说,妹妹对来自哥哥的逆言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来自父母的忠告却极易逆反。马抗问父母为什么要反对女儿和梁功辰交往,父母坦言梁功辰出身卑微,其父母只是普通工人。双方门户不对称。马抗说如今都什么时代了连外国皇太子都能娶平民为妻。父亲说,正因为人家是龙子龙女,不缺出身,才有资格下娶下嫁。像咱家这样上不上下不下只是个破教授的家庭,一定要靠子女的婚事打翻身仗。母亲游说儿子,说如果你妹妹嫁给工人的儿子,工人的孙子就要管你叫舅舅了。可如果是市长的孙子管你叫舅舅,你的感觉肯定不一样。马抗想了想,认为父母的话有道理,他觉得市长甚至省长甚至国务委员甚至……的孙子管他叫舅舅肯定比工人的孙子管他叫舅舅给他带来的感觉好。马丽媛天生丽质,加上学业优良,父母认为女儿有资本上嫁。于是,在父母的幕后操纵下,马抗“邂逅”了一回梁功辰,当晚他大惊失色地奉劝妹妹和梁功辰一刀两断,理由是凭他男人看男人的直觉,梁功辰不是好人而且此生极为平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