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序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层面也在不断出台新的举措以逐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继2017年1月19日,22部委颁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之后,教育部又于2018年7月4日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并明确提出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的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同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等。作为一门课程,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专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作为普及式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其教材更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成长需要。
然而,相对于身体健康,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目前大众一提到心理健康,**反应往往是与病态、抑郁、跳楼或者自杀相联系,好像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伴随着这样的氛围,心理问题的咨询与**也就成为心理健康的代名词。不过,正如现代健康理念经历了从关注疾病向关注健康的转变一样,现代心理健康的理念也正经历着从关注心理问题的咨询与**向关注心理健康本身的转变。
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逐渐兴起,除了关注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特性之外,还从纵向的历程,关注一个人是如何形成这些心理特性的,融入了人的心理发育和成长过程,把问题看成人们在面对发展的困难时解决问题的努力,只是由于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策略和形成的模式不断积累,才造成了新的问题,这通常是当下呈现的心理问题。比如,当个体幼年时,由于害怕被抛弃或拒绝所带来的毁灭体验,可能采取了讨好的方式来让自己在那个当下活得更好,然而,这种模式如果变得僵化而变成自动化的应对,长期下来,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如焦虑或抑郁,还可能出现相伴随的躯体问题,比如胸闷等。关注疾病的取向就可能把这些当成问题,人们体验到的是无力和无助,要做的是与这些问题做斗争,必除之而后快,结果有时反而让问题变得更严重。而关注人的健康发展的取向,则可能把问题当成发展的资源,并且理解这是个体在尽其所能解决困境的努力,这样画风就不一样了。个体看到这些,更可能理解自己那时的处境,接纳自我,与自己达成和解,从而更有力量去面对困难,推进心理的发展和成长。
从关注人的问题到关注出现问题的人本身的转变,心理健康之于人的生命具有了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已经不再仅仅关注少数人心理问题的解决,而是更加关注所有人心理素质、心理品质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基于这样的认识,心理健康与当下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就有了结合的土壤。
基于此,本次修订增加了相关的理论和专门内容。如:针对传统生涯理论的一些局限,如过分追求确定性,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人职匹配,而现实生活的实际是不确定性,规划只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增加了后现代的生涯理论,即生涯理论的新动向:接受不确定性的智慧。针对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增加了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一些关注人的理论,如现代人的保护机制是怎样变成长期应激反应,出现各种负面结果的等。
根据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本版更新了部分案例,新的案例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出发,指出成长方向。由于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学生们更可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受到启发。
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在部分章节的拓展内容中,本书用二维码的方式,增加了一些专业的TED视频,给读者提供更生动的内容呈现方式。除此之外,还更新了一些数据。
本版修订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侯瑞鹤博士和文书锋博士、研究员负责。文书锋负责修订版全书的统稿,*后由俞国良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
本版修订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侯瑞鹤博士和文书锋博士、研究员负责,文书锋负责了修订版全书的统稿,*后由俞国良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这里,要特别感谢四川音乐学院邓微副教授基于多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教学实践对本书的修订提出的宝贵建议。正是读者的关注与反馈,才使得本书的内容不断完善。
编者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