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区域经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区域经济学

  • 作者:邓宏兵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06183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330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发展、区际关系、区域政策、区域经济研究方法五大板块组织安排内容,共分11章。**章和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内涵、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和区位与产业区位理论、区位决策影响因素、多部门企业区位决策、跨国公司区位、新产业区与产业集群区位等问题。第三章至第七章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动力机制、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与组织、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等内容。第八章为区际经济关系,包括区域要素流动与分工和贸易、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测度、空间相互作用与区际利益冲突和合作、区际产业转移等内容。第九章为区域经济政策,包括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特征与基本内容,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与局限性及目标、方针与工具,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等内容。第十章为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论,包括区域经济研究方法体系、区域经济分析常规方法及其新发展。第十一章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包括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新进展、区域营销与区域管治、区域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总部经济与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等内容。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经济学
    文章节选
    **章 绪论
    任何经济活��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经济活动与特定空间的结合产生了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因其区域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具有不同性质,并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任务就是研究区域经济规律。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M.胡佛(E.M.Hoover)曾说“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年轻、*有生气的分支学科之一”。自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农业区位论以来,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形成。现在,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已形成明确发展方向并具有研究潜力巨大的经济学科领域,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结合的综合性边缘经济学科。
    **节 区域与区域经济
    一、区域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与特征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空间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围、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相对性极强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和学科来观察、分析和理解不同的区域。
    不同学科因其研究领域和**的差异对区域有不同界定。地理学主要将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的一个地域单元;社会学将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政治学认为区域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划分的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是指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经济地域单元(孙久文,2006)。它不但充分考虑了地理单元和行政单元,而且考虑了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等特点。“区域”的产生和存在应具备3个逻辑前提:一是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表结构;二是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其分布状况;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状况(储东涛等,2003)。
    与区域相近的词有“地区”、“地域”和“空间”等。区域是地区的泛指或抽象,地区则是特指;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的范围一般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空间是对地球表层的一种表达,是与时间相对应的概念,是一个立体感很强的概念。由于空间的存在,地理事物得以存在。区域则是空间的特化,更多地反映了一个平面。此外,地点是不计面积的空间概念。
    ……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区域与区域经济
    一、区域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划分
    二、区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学科体系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学科体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学科地位与作用
    一、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三、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四、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
    **节 区位与产业区位理论
    一、区位的基本含义
    二、产业区位理论
    第二节 区位决策影响因素
    一、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
    二、区位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节 多部门企业区位决策
    一、企业空间扩张决策
    二、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区位决策
    第四节 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二、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
    三、跨国公司不同组成部分的区位选择
    第五节 新产业区与产业集群区位
    一、新产业区和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区位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动力机制
    **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自然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
    三、生产要素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
    五、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总需求动力(区域乘数模型)
    二、区外需求动力(出口基地理论)
    三、区域供给驱动(区域要素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
    一、价格机制与区域经济运行
    二、空间垄断下的空间定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
    **节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
    一、一般区域的经济增长阶段
    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二、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
    一、经济增长趋同与趋异概念的起源
    二、几种趋同的含义及其检验
    三、几种趋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趋同与趋异的影响因素
    五、趋同与趋异的研究方法
    六、我国区域发展趋同与趋异的争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
    **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及评价分析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法
    二、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和分析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一、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标准
    二、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内容与方法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组织
    一、区域产业链
    二、区域产业集群
    三、区域产业带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与组织
    **节 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要素和类型
    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要素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
    第三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与经济**
    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阶段
    二、区域聚集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
    第四节 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
    一、增长极开发模式
    二、点一轴开发模式
    三、双核开发模式
    四、网络开发模式
    第五节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
    一、区域空间组织的概念
    二、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构成
    三、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属性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
    **节 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区域经济**
    二、城市经济增长
    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
    四、城市经济区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区域发展
    一、乡村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传统乡村经济的特征
    三、乡村经济发展趋势
    第三节 城乡协调与统筹城乡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因和内涵
    二、城乡统筹的依据
    三、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四、统筹城乡发展的领域与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区际经济关系
    **节 区域要素流动与分工和贸易
    一、区域要素流动
    二、区域分工与贸易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测度
    一、区域差异概述
    二、区域差异的测度
    第三节 空间相互作用与区际利益冲突和合作
    一、空间相互作用
    二、区际经济冲突
    三、区际合作
    第四节 区际产业转移
    一、区际产业转移概述
    二、区际产业转移理论
    三、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区域经济政策
    **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特征与基本内容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
    二、区域经济政策韵特征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对象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五、区域经济政策程序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方针与工具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协调
    三、区域经济政策方针及其抉择
    四、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第四节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一、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必要性
    二、区域经济政策评价面临的困难
    三、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四、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五、区域经济政策成本收益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论
    **节 概述
    一、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思想方法
    三、区域经济分析程序与方法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分析常用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
    二、锡尔系数分析法
    三、层次分析法
    四、经济基础一非基础分析模型
    五、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
    六、投入产出分析
    第三节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新发展
    一、数据包络分析
    二、博弈论方法
    三、地理信息技术方法
    四、ESDA方法
    五、空间计量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
    **节 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新进展
    一、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研究新进展
    第二节 区域营销与区域管治
    一、区域营销
    二、区域管治
    第三节 区域创新与区域竞争力
    一、创新和区域创新
    二、区域创新理论流派
    三、区域竞争力及其分析框架
    四、区域创新与区域竞争优势
    第四节 总部经济与区域发展
    一、总部经济的内涵
    二、总部经济的构成
    三、总部经济的区域经济效应
    第五节 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
    三、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基于对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编写了本书。本书力求按照教学规律,比较科学客观地传播区域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前沿理论知识,并且兼容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动力机制、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与组织、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论等。
    经典理论与新知识的传播,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注重国内外前沿性研究成果,把握学科发展时代脉搏,现代技术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配套光盘方便教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