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在中国
一
美国当代**公关学者、马里兰大学教授詹姆斯?格鲁尼格等人著的《**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1992年英文首版)中译本的问世,其意义不亚于当年被称为“公关圣经”的《有效公共关系》(1985年英文第六版,斯科特?卡特里普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l988年版)在中国大陆的出版。
《**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是格鲁尼格教授主持的**公共关系课题研究的首批成果,也是公共关系管理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更是迄今为止公共关系学术研究领域里*为成熟的理论结晶。
1999年,我国台湾学者黄懿慧教授撰文介绍西方公共关系理论学派时,曾将其概括区分为三类:管理学派、语艺/批判学派、整合营销传播学派。格鲁尼格教授是管理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管理学派强调: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必须发挥管理的功能,以解决沟通问题。实现这种管理性功能的两个条件为:**,公共关系必须进入组织的权力结构**;第二,组织必须能够实施传播沟通的“双向平衡模式”。格鲁尼格等人在**公共关系课题研究中,所归纳的**公共关系十大标准全面涵盖了管理学派对公共关系运作所秉持的基本理念。
我国台湾的另一位公关学者张依依在新近出版的《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将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按历史线索分为三个十年:**个十年:说服的年代(1975-1985年);第二个十年:管理的年代(1986-1995年);第三个十年:关系/语艺的年代(1996-2006年)。她在大致认同黄懿慧教授关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管理学派与语艺/批判学派形成两股力量的同时,对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整合营销传播学派是否可称为公关理论提出质疑,且把语艺/批判学派的时间段后延,以并列于近年来出现的关系理论研究。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显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管理学派渐趋成形、丰满,并以**公共关系的课题研究为标志达到**。 《**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一书中译本的出版,标志着公共关系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通过把本书见诸中文,本书的译者开启了令人激动的把文字——更重要的是——把思想在美、中两国间传播的过程。
当中国同行读到本书时,他们将会接触到迄今全球范围内公共关系领域*庞大的研究课题。如果他们接着还把本书中的**公共关系原则应用于自身的工作当中,他们必须结合中国的文化和时代特征,对书中的理论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反过来,这种调整*终也会重塑并提高西方**的公共关系实践水平。
当笔者开始教授公共关系和进行相关研究时,我们对英语以外的公共关系著作一无所知。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公共关系要么被认为是一种纯粹西方式的组织职能,要么被认为其西方式的实践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同样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当**公共关系研究这一项目被资助而开始启动的时候,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具有常识的公共关系从业者和对文化因素敏锐的学者认为,虽然公共关系的一般原则可以适用于各地的具体实践,但依据本地的条件进行若干调整也是必要的。在规划公共关系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本地的文化、媒介体制、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和激进行动主义等因素。但是,我们仍相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一些普适性的公共关系实践原则都会具有价值。本书所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在公共关系领域,有相当数量的从业者和学者,对于彼此的不同作用以及自身工作对于对方的价值问题,存在着疑惑。来自实务界的从业者往往会认为,学者指的是那些选择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而不是公共关系实践工作的人。因而,他们通常觉得学术研究是没用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些研究成果根本无法应用于公共关系实践。另一方面,学者们通常把自己看做是公共关系行业的批评者和分析人士,而不是从业者。尽管学者们希望,他们做出的批评和分析能够改进这一行业,但他们认为,他们的所有研究不一定都必须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