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肾脏结构重塑理论与慢性肾病进展:
一 肾脏重塑的概念:
损害性因素导致肾脏不同水平(DNA水平、细胞水平、大体结构水平)的损伤,肾脏发生相应的适应性改变,这种改变称为肾脏重塑。肾脏重塑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损伤后的修复导致愈合的结局,另一种是病理性修复导致瘢痕化的结局。肾脏大体结构水平的重塑有三大要素:细胞、胞外基质、血管。细胞是肾脏功能的执行者,胞外基质是肾脏结构的支撑者,血管是肾脏营养的输送者。各种慢性肾病进展的过程中都包含了肾脏结构与功能的不断变化,其实质是持续的损伤性因素刺激下的肾脏重塑。本文从细胞、胞外基质、血管三个不同的方面介绍肾脏结构重塑理论,并探讨其与慢性肾病进展的联系。
二 肾脏固有细胞重塑:
(一)肾脏固有细胞的组成:
肾脏固有细胞种类较多。肾小球中主要有血管内皮细胞、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管一间质中主要有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和间质树突状细胞等。
(二)肾脏固有细胞的可塑性(plasticity):
1.细胞可塑性:
细胞重塑(cell remodeling)是指细胞在生理、病理情况下发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形态的改变主要指细胞骨架及胚胎期蛋白的表达变化及重组;功能改变主要指细胞收缩迁移、异常增殖、膜表面标记蛋白改变以及与邻近的细胞、周围基质的关系异常。细胞可塑性(cellplasticity)主要反映细胞重塑能力的大小。
2.肾脏固有细胞在发育及生理状态下的重塑:
肾脏发育过程富含了上皮一间充质、间充质一上皮的去分化(de_differentiation)与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的过程。在较**的脊椎动物如具有羊膜形成能力的动物中,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后,形成一个具有外部滋养层和内部细胞团的上皮囊胚,进而富含E—cadherin的上皮胚从内细胞团中进化而出。胚体的中胚层就是由上皮胚通过上皮一间充质去分化而来,而肾脏*终由中胚层发育而来。在这一过程中,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发生了包括间充质一上皮转分化在内的各种改变,*终形成各种特异性肾脏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