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复苏(明 1368-1644年)
(一)复苏的内容与含义
在讲宋元时代时,我用了“衰微”这个词儿。我的想法是以精神文化的交流,也就是通过佛教的交流,为衡量标准。既然佛教在印度到了与中国宋元相当的时代——已基本上消逝,既然传播精神文化主要载体已不复存在,所以我就把此后中印文化交流称之为“衰微”时期。
除了精神文化的交流以外,还有物质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形式是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外交活动基本上也是通商贸易活动,只不过披上一件“外交”的外衣罢了。当然,不可否认,少量的真正外交活动也是有的,如果拿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来做标准,那么“衰微”时期就不能包括元代在内。因为,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元代中印在贸易方面的活动是相当频繁的。
在这里,我们就有了两个衡量标准。我现在这样的划分,是采用了**个标准,这不是**的,因为二者必取其一,我取了前者,说它是一个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反正自从印度佛教失去了交流载体的作用以后,中印文化交流就主要表现在通商贸易与外交活动上了。
专从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来讲,明代远远超过元代:一是时间长,二是地域广。元代活动的时间几乎集中在世祖至元年间,前后31年;而明代则自郑和、侯显起,一直延续了下去,虽然不都像郑和时代那样集中,那样频繁,但可以说是连续未断。至于地域,元代几乎只限于印度西海岸一带,而明代则除了西海岸以外,还延长到了濒临孟加拉湾的孟加拉地区。这一地区同明代中国交通之频繁,实在值得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