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要批评、指责或是抱怨 在纽约市(New York City)曾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剿匪事件。那是1931年5月7日,150名警察和侦探包围了“双枪手”科洛雷——那个烟酒不沾的凶手在顶楼的藏身之处。
在纽约这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中,手枪和机关枪声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在纽约的人行道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一万多名惊恐万分的老百姓依旧在旁边目击着这场枪战。一开始警察们准备使用催泪瓦斯将这位“杀害警察的人”熏出来,于是便来到屋顶上打了个洞。但是却遭到了躲在椅子后面的科洛雷的反抗,他不断地向警察开火,从而导致行动的失败。警察在四周的建筑物上架起了机关枪以防止科洛雷逃脱。 *后,警察终于抓获了这个杀人不眨眼的罪犯——科洛雷,警察总监马洛尼认为他是纽约有史以来*危险的罪犯之一。 但是,这位被警察称作“暴徒”科洛雷,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曾在警察朝他的公寓开火的时候,他写了一封信,这封被他从伤口流出的鲜血给染红的公开信中的内容是:“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它不会伤害任何人。” 但这个剿匪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呢?原来只是在一条乡村公路上,一位警察不过是想要看一下正在车里同女友调情的科洛雷的驾照。科洛雷就二话不说就拔出了手枪,向那位警察连开了几枪。当警察倒地之后,科洛雷又跳出汽车,抓起警察的枪,朝着俯卧的尸体连开数枪。这就是那位声称“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它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凶手。 科洛雷被判坐电椅处死。当他被押到星星监狱死刑室时,他是否说过“这就是因为杀人而得到的下场”呢?没有,他说的是:“这就是我为了保卫自己而得到的结果。” 可见,“双枪手”科洛雷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对的地方。 这是犯罪分子一种不寻常的态度吗?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请听这段话: “我将我一生中*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为别人提供轻松的娱乐,帮助他们得到快乐上。而我所得到的只是耻辱,一种被捕者的生活。” 这就是阿尔·卡普的自白。是的,他是美国*臭名昭著的公敌—— 一位横行于芝加哥的*凶狠的匪徒。他从不责怪自己。他真的自以为是一个对公众有益的大好人—— 一个不被人们感激,反而被人误会的大好人。 苏尔兹,纽约*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当他在纽瓦克被匪徒枪击倒地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在和新闻记者的一次谈话中,他声称自己是一个对大众有恩的人,并且他对此深信不疑。 就此问题,我曾和星星监狱的监狱长刘易斯进行过几次有趣的通信。他说:“在星星监狱,几乎没有哪个罪犯会认为自己是坏人。他们和你我一样,同样是人。因此他们会为自己辩护和解释。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他们必须撬开保险箱,为什么会扣动扳机。而且他们大多数人都有意识地以一种错误的逻辑来为自己的反社会行为作辩护,都坚称自己不应该被关入监狱。” 如果阿尔·卡普、“双枪手”科洛雷、苏尔兹以及监狱中的那些亡命之徒,他们都毫不自责,那么我们所接触的人又如何呢? 华纳梅克百货公司的创始人约翰·华纳梅克曾经承认:“我在30年前就已经明白,批评别人是愚蠢的。我并不埋怨上帝对智慧的分配不均,因为要克服自己的缺陷都已经非常困难了。” 华纳梅克早就领悟到了这一点,但是我自己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中探索了30多年,才有所醒悟:一个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100次中有99次不会自责。 世界**心理学家史京纳用实验证明,一只动物如果在学习方面表现良好就可以得到奖励,那它要比学习不好就受到斥责的动物学得更快,而且能够记住所学的东西。进一步研究还显示,人类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采取批评的方法并不能使别人产生**性的改变,相反只会引起嫉恨。 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席勒也说道:“我们总是渴望赞扬,同样我们也害怕指责。” 批评所引起的嫉恨,只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情感,同时被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工程公司的**检查员,其职责之一就是检查工人在野外工作时是否戴了**帽。他说,每当他看见工人没有戴**帽时,他就会以权威的口气命令工人必须改正。结果工人很不高兴,常常是他一走开,工人就会摘掉帽子。 他决定改变处理此类事情方式。当他再次看到工人不戴**帽时,就会问是否是戴帽子不舒服,或者是不合适。然后他又以愉快的口气提醒工人,**帽是保护他们不受伤害的,并建议工人在工作时戴上**帽。经过这样的改变后,效果非常好,再也没有抵触或不高兴的工人了。 有时批评是毫无益处,你会发现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也多得是。例如,在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总统之间就有一场**的争论——这场争论分裂了共和党,使威尔逊入主**,并在**次世界大战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让我们来简单地回顾这一情况: 1908年,当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走出**的时候,他让塔夫脱当了总统,自己则去非洲猎狮。当他回来的时候,暴跳如雷。他批评塔夫脱总统过于保守,试图使自己第三次当选总统,就组建了一个公麋党。但是这几乎毁了共和党。在这次选举中,塔夫脱和共和党只得到两个州的选票——佛蒙特州(Vermont)和犹他州(State of Utah)。这是共和党的**惨败。 西奥多·罗斯福责怪塔夫脱,但是塔夫脱对自己是否责怪呢?当然没有,而是眼中饱含着泪水为自己辩解道:“我不知道我怎样做才能够和以前有所不同。” 这件事要怪谁呢?是罗斯福,还是塔夫脱?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而且我也不用去管它。现在我要指出来的是,西奥多·罗斯福所有的批评都不能让塔夫脱承认自己错了。这只能让塔夫脱竭力为自己辩护,而且还眼中饱含着泪水说:“我不知道我怎样做才能够和以前有所不同。” 或者再拿“茶壶盖油田”舞弊案来说吧。大家还记得这个案子吗?舆论为此批评了许多年,整个**都为之震惊。在这代人的记忆中,在美国政坛上还没有出现过这类丑闻。这桩赤裸裸的丑闻是这样的: 沃伦·甘梅·利尔·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总统的内政部长弗尔负责主管政府在阿尔克山丘和茶壶盖地区油田的出租——这块油田是保留给海军将来使用的。弗尔部长是不是进行了公开招标呢?没有。他干脆把这份优厚的合同交给了他的朋友杜亨尼。而杜亨尼干了些什么呢?他给了弗尔部长10万美元的“贷款”。然后,弗尔部长又令美国海军进入该区,以高压手段把那些竞争者赶走,免得他们位于周围的油井吸干阿尔克山丘的原油。这些竞争者被强行赶走了,他们只好走上法庭,揭发茶壶盖油田舞弊案。结果这件事引起了人民对政府的极大反感,影响非常恶劣,几乎毁了哈定总统的政府,共和党也几乎垮台,弗尔部长则锒铛入狱。 弗尔部长遭到了公众的谴责,以前很少有公众人物遭到这样的谴责。他反悔了吗?没有!许多年以后,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暗示哈定总统之死是由于精神刺激和忧虑,因为一个朋友出卖了他。弗尔的夫人听到后,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她大叫大嚷,攥紧了拳头尖叫道:“什么?哈定是被弗尔出卖的吗?不,我的丈夫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人。即使这整个房间都堆满了黄金,都不会让我的丈夫干任何蠢事。他才是被人出卖而被钉上十字架的那个人。” 你看,这就是人类的天性!做错了事的人只知道责怪别人,绝不会责怪自己。我们都是这样。因此,当你和我以后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请记住阿尔·卡普、“双枪手”科洛雷和弗尔。我们要明白,批评就好比家养的鸽子,它们总是要飞回家的。我们还应该清楚,我们所要纠正和指责的人总是会为他们作自我辩护,并反过来指责我们;或者他们会像温和的塔夫脱总统那样,会说:“我不知道我该怎样做才能和以前有所不同。” 1865年4月15日早晨,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奄奄一息地躺在福特戏院对面一家简陋公寓的卧室中,他在戏院遭到了布思的枪袭。林肯那瘦长的身躯斜躺在一张松垮的床上,这床对他来说太小了。在床的上方挂的是波纳尔的名画《马市》甘勺廉价复制品,一盏煤气灯散发出惨淡的黄晕光圈。 就在林肯即将咽气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元首。” 林肯为人处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我曾花了10年时间研究林肯的一生,并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撰写和修改了一本名叫《林肯传》的书。我相信我已尽了一切可能,对林肯的性格及家庭生活作了详细透彻的研究。而对于林肯的为人处世之道,我更是作了特别研究。他是否喜欢动不动就批评别人?啊,确实是这样。 林肯年轻的时候住在印第安纳的鸽溪谷时,他不仅喜欢指责别人,还利用写信、做诗来挖苦别人,并把这些信扔在一定会被人发现的路上。其中有一封信竟致使对方终生都痛恨他。 即使林肯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的斯普林菲尔德镇当上律师之后,他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攻击他的对手。不过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1842年秋天,林肯在《斯普林菲尔德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匿名信,讥讽一位自高自大的政客詹姆斯·谢尔兹。所有读过它的人都捧腹大笑。谢尔兹是个敏感而自负的人,对此恼怒万分。他一查出是谁写的这封信之后,就立即跳上马去找林肯,提出要和他决斗。林肯不想打架,便反对决斗,但为了保全面子,只好接受决斗的要求。对手让他随便选择武器。由于林肯双臂较长,他就选择了骑兵用的长剑,并向西点军校一位毕业生学剑术。决斗那天,他和谢尔兹在密西西比河的一个沙滩上对峙,准备决战至死。但就在决斗即将开始的*后一分钟,他们的同伴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是林肯一生当中*难堪的一件事。这给他在为人处世方面上了宝贵的一课。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写过任何侮辱他人的信,也不再讥笑别人了。从那时起,他不再因为任何事而批评别人。 在美国内战期间,林肯屡屡委派新的将领统帅波多马克的军队作战,麦克里兰、波普、伯恩塞德、胡克、米德——全都相继惨败。这使得林肯在房间里绝望地来回走动。全国有一半的人都在痛骂这些不中用的将军,但林肯却始终一声不吭,不作任何表态。他*喜欢引用的一句格言是“不议论别人,别人才不会议论你”。 当林肯夫人和其他人都在非议南方佬时,林肯说道:“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们处在与他们相同的情况下,也会跟他们一样的。” 可是如果说谁有资格批评的话,这个人肯定是林肯。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葛底斯堡战役(Battle of Gettysburg)发生在1863年7月的前三天。7月4日晚,南方的李将军开始向南撤退。当时乌云笼罩,大雨倾盆而下。当李将军率领败军之师退到波多马克时,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军队难以通行,而在他身后则是乘胜追击的北方联军。李将军已经被围困了,无路可逃。林肯看到这正是天赐良机——可以俘获李将军的军队并立即结束战争。于是他满怀希望地命令米德将军,不必召开军事会议,而是立即进攻李将军。林肯用电报下达命令,又派出特使,要求立即行动。 而米德将军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所做的与林肯命令的恰恰相反。他违背了林肯的命令,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他一再拖延、犹豫不决。他还打电话以各种借口来解释。他甚至一口回绝了进攻李将军。*后,河水退却,李将军和他的军队从波多马克逃走了。 林肯异常恼怒。“这是什么意思?”林肯朝他的儿子罗伯特大声叫嚷,“天啊!这是什么意思?敌军已落入我们掌心,只需一伸手,他们就会完蛋了!但我不论说什么做什么,却不能让军队前进一步。在这种形势下,几乎任何一位将军都能击败李将军。如果我在那里,我自己就可以消灭他!” 在痛苦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米德将军写了一封信。要记住,林肯这时已经非常克制自己的脾气了。因此,林肯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算是*严厉的斥责了。 我亲爱的将军: 我想你肯定体会不到李将军的逃脱所带来的严重不幸。本来他已经处于我们的**掌控之中,如果抓住了他,再加上*近我们在其他方面的胜利,战争就可以结束了。可是现在,战争恐怕会无限期拖延。假如你不能在上周一成功地击败李将军,你又怎么能在渡河之后进攻他?因为那时你手中的兵力可能不到现在的2/3。期盼你成功是不明智的,我已不再期盼你会做得更好。你已经失去了大好时机,我深感痛惜。 你猜猜米德读了这封信后会是什么反应? 结果米德一直没有看到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将它寄出去。林肯遇刺身亡后,人们从他的文件中找到了这封信。 我猜想——这仅仅是猜想——林肯在写完这封信后,向窗外远眺,自言自语道:“等等,也许我不该这么着急。我坐在这宁静的**中,命令米德进攻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我当时如果到了葛底斯堡,如果我也和米德上周一样见过遍地鲜血,如果我的耳边也听到了伤亡士兵的哀号和呻吟,也许我就不会急着进攻了。如果我的性格和米德一样柔弱,我的做法可能会与他相同。无论如何,现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如果我寄出这封信,固然可以发泄我的不快,但米德不会为自己辩护吗?他甚至会反过来斥责我。这将会使他产生厌恶心理,损害他军队统帅的威信,甚至会使他干脆辞职不干了。” 于是,就像我上面所说的,林肯将信放在一边,因为他已从痛苦的经历中体会到:尖刻的批评和斥责是无济于事的。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曾说,在他当总统时,只要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总是往后一靠,抬头仰望他**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林肯巨幅画像,问他自己:“如果林肯处在我的困境中,他会怎么办?他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当你下次想要批评某人的时候,就从口袋中掏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来,凝视上面的林肯头像,然后问:“如果林肯遇到这种问题,他会如何处理呢?” 马克·吐温(Mark Twain)常常会大发脾气。例如,他有一次写信给一位让他生气的人:“你想要得到的应该是死亡入葬书。只要你开口,我一定会帮你搞到。”又有一次,他写信给一位编辑,提到有一位校对人员企图“改正我的拼写和标点”。他以命令的口气写道:“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按我的底稿做,而且让那位校对员把他的建议留在他那已经腐烂的脑壳里。” 写这种令人痛苦的信使马克·吐温感到很爽快。这样他的怒气就发泄出来了,而这些信也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任何真实的伤害,因为他的夫人早已在寄信的时候把信悄悄拿走了,信根本就没有寄出去。 你是否想劝你所认识的人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这可真是太好了,我非常赞同。但是为什么不先从你自己开始呢?从纯粹自私的角度而言,那会比改进别人要收益更大,而且所冒的风险也会小许多。 当我还很年轻时,很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我。我曾给查哈丁·戴维斯—— 一位曾在美国文坛红得发紫的作家写过一封愚蠢的信。当时我正准备给某家杂志社写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我就请戴维斯告诉我他的写作方法。在此之前几个星期,我曾收到一封信,信的末尾写道:“口述信,未曾读过。”我觉得这种办法很好,认为写这封信的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忙人。尽管我一点儿都不忙,但我迫切地想给戴维斯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短信的末尾写上了“口述信,未曾读过”的字样。 但是戴维斯根本没有给我回信。他只是将信退回给我,并在下面草草写了几个字:“态度倨傲,无以复加。”我确实是弄巧成拙了,这也是我自作聪明所应得的斥责。但我当时对此却不以为然,甚至深怀怨恨,以至于10年后我得知戴维斯的死讯时,心里所想到的仍然是他对我的伤害——虽然我羞于承认! 因此,如果你我想要激起怨恨,让人怀恨几十年,至死才消失的话,那么只需说些恶毒的批评之语就可以了——不论我们如何肯定这些话本身是多么的合理。 与人相处时,一定要记住:与我们交往的不是理性的生物,而是充满了感情的、带有偏见、傲慢和虚荣的人。 刻薄的批评曾使得英国大文学家、敏感的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永远放弃了小说创作;批评还导致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Thomas Chatterton)自杀。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青年时并不是很聪明,但后来却变得非常精明能干,结果被委任为美国驻法大使。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不愿意说任何人的坏话,”他说,“……只说我所认识的每个人的一切优点。” 任何傻子都会批评、指责和抱怨——而且大多数傻子也正是这样做的。要了解和宽容别人,就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自我克制的能力。 “伟人之所以伟大,”卡莱尔说,“就是通过对待卑微者的方式来体现的。” 鲍伯·胡佛是一位**的试飞员,常常在各种航空展览中做飞行表演。有**,他在**亚哥航空展中表演完飞行后,朝洛杉矶��家中飞去。正如《飞行作业》杂志所描述的那样,当飞机飞到300英尺的高度时,两具引擎突然熄火了。幸亏胡佛的技术娴熟,他驾驶飞机着了陆,虽然飞机严重毁坏,所幸无人受伤。 胡佛在飞机迫降之后所做的**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的燃料。结果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他驾驶的这架“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里面装的竟然是喷气机燃油,而不是汽油。 胡佛回到机场后,要求见为他的飞机做保养的机械师。这个年轻人还在为他所犯的错误而难过不已呢!当胡佛向他走去的时候,他泪流满面。因他的一时疏忽,使一架昂贵的飞机受到了损坏,还差点要了3个人的性命。 你可以想象胡佛的愤怒,并猜想这位荣誉心极强、做事认真的飞行员一定会痛斥机械师的粗心大意。然而,胡佛并没有责骂他,甚至连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说。相反,他伸出双手,抱住这位机械师的肩膀,说道:“为了表明我相信你不会再犯错误,我要你明天再给我的F-51飞机做保养。” 许多父母动不动就批评他们的孩子。你一定以为我会说“不要批评”。但我并不想这么说,而是说“在你批评孩子之前,请先读一读《父亲错了》这篇美国典型的新闻教育文章。”这篇文章*初发表在《家庭纪事》的社论栏。经过作者同意,我按照《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的节选版,将它放在下面。 这是篇小短文,是作者在一时的内心冲动之下写出来的,但它却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心,以至于成为众人都喜欢的一再被转载的文章。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作者利文斯登·拉米德说:“全美国成百上千家报纸杂志和家庭组织都刊登过,在国外也差不多如此。我自己也允许过好几千人在学校、教堂和演讲台上宣读这篇文章。它还被电视和收音机转播或广播过无数次。令人奇怪的是,大学刊物转载它,中学刊物也转载它。有时,一篇小文章竟能够深深地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篇文章确实产生了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