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节 概述
中药制剂分析(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和方法加工成一定的剂型,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现临床使用的中药制剂有中成药和医院制剂之分。经**规定的有关部门审批,由制药企业生产,可在市场流通,直接出售给患者或经由医生开具**供患者使用的中药制剂,称为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经**规定的有关部门审批,���医院生产并仅供医院内部使用的制剂称为医院制剂。
一、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和任务
中药制剂质量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预防和**疾病的效果,而且密切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为了保证用药的**、合理和有效,在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及临床使用过程中,都应进行严格的分析检验,全面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药学工作者是在中药制剂存在的各个过程中获取有效控制其质量的信息,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方法与技术进行药品真伪鉴别、药品纯度检查和某些成分的含量测定,保证原料药材和中药制剂的**性、使用的合理性和临床的有效性。
然而,合格的药品是生产管理出来的,而不是分析检验出来的。为了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保证药品的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实施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机构药剂质量管理规范(GUP)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定期修订、颁布**药品标准,设立各级药品检验机构,开展药品检验工作。《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质量必须符合**药品标准,不合格药品不允许生产、销售和使用,从而使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和药品检验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为了提高药品的质量,保证其**有效,不仅应对药品成品进行质量控制,还应围绕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开展相关研究。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发编写了此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制剂分析》作为其中之一,被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课程是中药类和药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开设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熟悉常用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了解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制定方法,为研究和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紧密结合中药类和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内容的系统性、方法的实用性、技术的先进性、实例的代表性,既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中药制剂的各种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分析手段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建立的程序、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同时,为了加强学科之间的交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体内中药制剂分析及中药制剂分析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为了体现中药制剂分析本身的特点,强化学科性质,突出课程**,本教材对有些内容进行了简化、删除和合并,以减少与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等课程的重复,并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力求增加本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直观性。
中药制剂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内容也是本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将充分考虑“方法、剂型和成分”的代表性、实用性与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和培养要求,分别编排了单项验证性实验、综合验证性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三种类型的实验。
本教材编写分工如下:**章绪论由蔡宝昌、张淑蓉编写;第二章中药制剂鉴别由谢晓梅、王义海编写;第三章中药制剂检查由张梅、张明昶、陈丹编写;第四章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由彭新君、曾元儿编写;第五章中药指纹图谱由蔡宝昌、热娜编写;第六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由张玉萍、张兰珍、宋小妹、赵磊编写;第七章各类中药制剂分析由张振秋、尹华、张丽编写;第八章体内中药制剂分析由孙晖编写;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由潘金火、陈勇编写;第十章中药制剂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简介由贡济宇、李会军编写;实验部分由张丽、张淑蓉、袁丹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