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
按从业人员所从事工作的种类、性质乃至职业活动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法以及提供产品和服务种类的同一性进行划分,即为职业分类。职业分类有利于劳动就业管理和教育培训。社会职业分类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首要依据。
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专业设置的变化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经济结构,诸如产业结构、部门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多种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职业结构对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由社会职业的变化与发展所引起的专业设置的变化,决不只是表现在专业设置的总量上,它同时还表现在专业设置的种类和结构上;而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社会职业内涵的发展又必然引发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设置口径等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服务、经营方式和劳动组织的变化,社会职业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旧职业逐渐消失,新职业不断产生。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职业一旦有所变化,如职业要求改变,新职业出现,专业设置就必须随之调整。当然,社会职业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之间的适应也只能是相对的,并且合理设置专业也可以对社会职业的分化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学科的分类和发展
学科的分类与发展不仅是职业教育专业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学科在教育分化和综合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新的学科不断涌现。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内容要不断跟踪学科发展的*新成果,让学生接受*新的专业知识教育,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强的工作适应性。
(三)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
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自由发展是各种类型、各种形式教育的共同目标。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要以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水平、特点及规律为基础,要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具体来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体现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方面要突出职业性,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发展性,要以学生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学生成为健全合格的社会公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还有很大的潜能和空���,若仅着眼于某一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
……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日益成熟起来。早在1988年我们参加了由全国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职业教育学》教材,后又于1998年主编了《职业教育学》教材。在近20年的教学中,我深感一方面人们对职业教育学教材建设越来越重视,期间先后出版了十多部职业教育学教材,教材质量也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学教材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希冀以原教材为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以及教材使用情况,同时广泛借鉴兄弟院校教材建设的经验,重新编写职业教育学教材。此想法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积极支持,遂申报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并获得批准;同时,该教材亦被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
本教材编写的总的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学教材必须尽可能反映人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必须跳出普通教育学框架的束缚,尽力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为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在以下几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一是突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在教材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努力反映职业教育的个性与特色;二是满足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在教材内容中,适度地反映专家、学者关于职业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争论,同时在大多数章节后添加教材内容延伸和深化的“相关链接”,供学生进行研究性和拓展性学习之用;三是吸取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四是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不仅为学.生展现职业教育理论的基本概貌,更有助于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希望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学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在教材编写中,不尽人意之处难以避免,真诚希望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唯有如此,职业教育学才会逐步成熟起来,职业教育学的教材建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本教材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曹利群主任、沈兰博士为本教材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也引用了许多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