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发散思维的时候,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事件,然后对这个事件可能引起的结果进行推测。这种由因及果的推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能够引发新的创意。比如:我们假设世界上没有老鼠,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世界上少了一种动物;可以减少粮食损失;不会发生鼠疫;孩子们不认识童话中出现的老鼠;猫和猫头鹰没有了食物可能会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可能会给自然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如果人不需要睡眠会引发什么结果呢?24 小时营业场所增加;安眠药和床的销售量会降低;人们的知识会成倍增加;节约劳动力;能源消耗增加;人们会更加孤独寂寞;犯罪率会上升;会出现更多的游戏和娱乐设施供人们打发时间;工作时间会延长……
■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遇到问题不找原因,做事情时不找方法,肯定会一败涂地。
请做下面几个脑筋急转弯:
1. 一个人居然有两颗心脏,而且两颗心脏都很正常。这是怎么回事?
2. 福尔摩斯花了半天时间也查不出命案现场有任何线索,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谜团突然解开了。为什么?
3. 小王一边刷牙,一边吹口哨。他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
1. 那个人是个孕妇;2. 罪犯自首了;3. 他在刷假牙。
第五节 关系发散法
甲乙两个人为一件事发生了争执,他们来到寺院让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评理。甲来到老和尚面前说了自己的一番道理,老和尚听后说:“你说得对。”接着,乙来到老和尚面前说了和甲的意见相反的另一番道理,老和尚听后说:“你说得对。”站在一旁的小和尚说:“师父,怎么两个人说的都对呢?要么甲对乙错,要么乙对���错。”老和尚说:“你说得对。”
也许你觉得老和尚的话自相矛盾,但是真的存在**的对与错吗?很多事并非只有一种解释。从甲与这件事的关系来看,甲说的是对的;从乙与这件事的关系来看,乙说的是对的;从小和尚与这件事的关系来看,小和尚说的也是对的。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世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利有弊,对与错、好与坏就像一股黑线和一股白线相互交织,有时甚至紧密得难以分开。我们在观察和解释事物的时候,应该避免单一和僵化的解释,那样只会导致偏执一词、钻牛角尖,看不到事情的全貌。
要想在这个世界上从容地生存发展,就要运用关系发散法来思考问题,即从宏观的角度充分分析事物所处的复杂关系,并从中寻找相应的思路,得出客观全面的结论。人们常用“八面玲珑”来形容那些善于为人处事的人,这个词形象地体现了关系发散法的好处。关系发散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理解和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于是把这种关系看作是亘古不变的,从来不试图改变。事实上,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对事物的关系做出另一番解释。
古时候,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住进了一家客店。考试前**他做了 3 个梦:在**个梦里,他在墙上种白菜;在第二个梦里,他在下雨天戴了斗笠还打伞;在第三个梦里,他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背靠着背躺在一起。
秀才觉得这 3 个梦似乎意味着什么,于是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听了他的描述后连连摇头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听后觉得有道理,没心思考试了,回到客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觉得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回乡了?”
秀才把解梦的事告诉了店老板,店老板听后笑了起来:“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听后觉得更有道理,于是信心十足地参加了考试,结果中了探花。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两件事之间的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对关系发散的运用。“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丢了一匹马,并不仅仅给塞翁造成损失,有可能还会带来好处,虽然那好处没立刻显现出来,但是通过关系发散法塞翁预测到了可能的好处。
此外,关系发散法在数学题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在一节思维培训课上,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向思维培训师请教如何教孩子们练习发散思维。思维培训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3= ?
然后,他说:“这是小学一年级常见的计算题,只有**的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会让孩子们养成寻找一个答案的思维习惯,导致思维的扁平化,遇到问题时缺乏寻找多种答案的意识和能力。虽然大部分数学题是一题一解的,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关系发散法来改变出题的方式。”接着,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这道题:5= ?+ ?
那个数学老师一下子醒悟过来,显然学生在计算这道题的时候思维是发散的,而计算前一道题的时候思维却是封闭的。思维培训师对等式两边的关系进行了发散处理,把已知变未知,把未知变已知,从由分求和到由和求分。有人把这种发散方法称为“分合发散”。曹冲称象的方法就是对分合发散的运用。
三国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问他的谋士们:“谁有办法称一称它的重量?”有人说造一个巨型的秤,有人说把大象宰了切成块。这时曹冲说:“我有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