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汉唐巴蜀易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汉唐巴蜀易学研究

  • 作者:金生杨
  • 出版社:四川出版社集团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0306
  •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01日
  • 页数:464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汉唐巴蜀易学研究》是有史以来**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西汉至唐末五代时期巴蜀易学成就的专著。
    本书分为绪论、正文、附录三个部分。绪论为“巴蜀易学概说”,对巴蜀易学的发展历程、特征和渊源三个方面作了全面的探索。文中将巴蜀易学分为七个发展阶段,总结出巴蜀易学的八大特征,同时从多个角度分析探讨了巴蜀易学的渊源。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分别对西汉、东汉蜀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前后蜀时期的巴蜀易学作了条分缕析的研究。其中不仅对传统易学中的学术大家如蜀才、何妥、李鼎祚等,易学情况如今古文易学、象数义理易学作了分析,而且还将属于“易外别传”的一些易学大家,如扬雄、卫元嵩、宗密、彭晓等人物的易学成就也纳入了分析探讨的范畴,甚至一些对易学影响较大的非易学专长的人物如诸葛亮、陈子昂等也纳入其中。全文涉及儒、释、道三家,经、史、子、集各部人物及著作,内容丰富多彩。书末附录部分为“汉唐巴蜀易学人物、著述表”,将汉唐可考的易学人物及其著述清晰地以表格形式列出。
    该书是作者在全面系统梳理汉唐巴蜀易学文献,辑录佚文及评论等资料,并逐一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扎实的文献学功底。全书注重现有研究的成果,在每一章
    目录

    绪论 巴蜀易学概说
    **节 巴蜀易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巴蜀易学的特征
    第三节 巴蜀易学渊源
    **章 西汉时期的巴蜀易学
    **节 文翁兴学传《周易》
    第二节 赵宾易学
    第三节 严遵易学
    第四节 扬雄与《太玄经》
    第五节 何武易学
    第二章 东汉蜀汉时期的巴蜀易学
    **节 今文易学的繁荣
    第二节 古文易学的兴起
    第三节 通贯众经
    第四节 诸葛亮与八阵图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巴蜀易学
    **节 时势多艰与学术传承的演变发展
    第二节 蜀才易学
    第三节 卫元嵩及其《元包经》
    第四节 其他易学成就
    第四章 隋唐巴蜀易学
    **节 隋唐经学与易学
    第二节 何妥易学
    第三节 赵蕤与《关氏易传》
    第四节 李鼎祚与<<周易集解》
    第五节 宗密的佛学易
    第六节 阴弘道及其他易学家
    第七节 陈子昂与易学
    第五章 五代前后蜀时期的巴蜀易学
    **节 前后蜀时期的学术环境
    第二节 孟蜀石经与毋昭裔刊板九经
    第三节 蒲乾贯《易轨》及张道古等易学
    第四节 彭晓与《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附录 汉唐巴蜀易学人物、著述表
    编辑推荐语
    巴蜀文化历史悠久,别具特色,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巴蜀易学是巴蜀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巴蜀经学则是巴蜀学术的重要内容。本书是有史以来**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西汉至唐末五代时期巴蜀易学成就的专著。作者全面系统梳理汉唐巴蜀易学文献,辑录佚文及评论等资料,全文涉及儒、释、道三家,经、史、子、集各部人物及著作,内容丰富多彩。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