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梦已展开
对于事业,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可以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于是我很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于是也一直都在努力着:换专业,出国。面对质疑,面对异议,我是幸运的。在自己就快要走投无路知难而退的时候,有人助我一臂之力帮我走上了更加靠近梦想的道路毕业短短几个月之后就在美国*大的一家艺术家经纪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了这个公司的**个中国员工,负责和中国相关的业务,和公司旗下当今国际上*有名的中国艺术家一起工作,更幸运的是在我为公司供职的四年期间,公司的对中业务蒸蒸日上。至今我还不知道在这条路上我会走多久、会走到哪里,但我所享受的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和在实现梦想道路上的点点滴滴,结果对于我来说,似乎在踏上征程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再重要。
触摸梦想
我和享誉世界的中国钢琴家郎朗有幸在2006年认识并成为朋友,还在中国上大学期间就志愿参与了一些他的音乐会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出国留学选择艺术管理这个专业也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更幸运的是在我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时候,他所签约的美国*大的、历史*悠久的一家演艺经纪公司正好需要一名实习生,经过郎朗的**,我顺利通过面试进入公司,并在随后的一年内等到了一个空缺的职位,顺利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主要负责公司旗下几位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经纪事务,还有公司与在华机构之间的项目制作。上学的时候就多次听到这家公司响亮的名字,但身边的学长们屡屡告诉我这样的**公司很难进,连实习生门槛都很高,尤其对于外国学生,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过关,还没有身份,这种公司想都不要想,于是我确实没想过。但命运就在这种不经意间让我走进了这个想都不敢想的公司,从**份正式工作起就站在了这个行业的*前沿。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起初只是协助老板做一些艺术家的事务管理工作,从*基本的安排每日行程、和主办方协调后勤工作等,慢慢地开始向演出方推出自己的艺术家,并和他们商谈演出细节,商谈价格,再到后来开始跟着同事做项目。面试的时候老板给我扫盲,讲经纪公司的三大职责即管理、经纪、项目,我都接触到了。针对艺术家一对一工作,我很幸运。与世界知名的明星一起工作,时常体会到各种紧张状况的过瘾和刺激,但*能带给我满足感的是四年中做过的一个接一个的项目,每一个都不同,每一个背后我都能如数家珍地讲述一路走来从策划到*后成功举办的故事,刺激的、感人的、揪心的、惊喜的。大概这就是做制作人*大的魅力吧,就像我经常和同事们开玩笑说的:你永远不知道一个项目完成之前会发生什么状况,但你能肯定的是,一定会有一些状况发生。每一次都不同,而每处理一次状况,你的经验都丰富一次,羽翼就更丰满一些。从跟着老板到自己主导项目,一步步摸索着学习着,一边积累经验一边接受新的挑战,加上艺术家们每天的演出和日常工作的协调安排,工作**比**紧张,压力也**比**大,不过觉得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也**比**广阔,遇到问题也**比**从容。这个行业*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每天做的事情都不同,每一个项目都是****的,每天开始的时候都有很多事情无法预知,虽然说这种不可预见性让我的工作平添很多让人无奈的地方,比如说每天都不知道几点可以下班,下班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突发状况,但这种新鲜感从来不会让人觉得无聊和厌倦,每一个新的项目都让人期待。
**国宴演出
从旧金山结束演出后,一反平时会见客人、和琴迷合影、参加庆功宴的常规程序,我们没有见任何人,而是匆匆换了衣服就通过一个秘密通道离开了音乐厅。所有行李都已经在车上,直接前往机场搭乘飞往华盛顿的私人飞机,这听起来有点紧张,在现场更加紧张。因为第二天奥巴马在**为欢迎胡锦涛主席到访美国而举行的国宴上有演出任务,郎朗是我平时主要负责经营的艺术家之一,他将是整场音乐会上**的中国演员。排练从一早开始,每一分钟都是我们必须争取的。
半夜的机场相当安静,普通航班已经没有了,我们拐进私人航班航站楼,在保安的护送下直接把行李装上飞机就登机了,我们就是全部的乘客,没有安检更没有验票。同时和我一样紧张的还有我的老板,手机上不时传来他的短信,嘱咐我抵达华盛顿后每一小时汇报一次情况。
飞机上就我们三名乘客,两个机长开飞机兼乘务员,起飞后开始供应提前安排好的夜宵,用餐完毕后帮我们每个人把座椅放平,盖上毛毯,我们三个人便都舒舒服服地睡下了。我们搭乘的飞机由于要跨海岸长途飞行,本可以搭乘十几人的大飞机,里面显得空荡荡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平躺下来。看着我紧张地给老板发着短信,抓紧*后时刻回复着邮件(私人飞机不用关手机),机长对我说:“抓紧时间休息吧,睡醒了咱们就到了。”
凌晨7点飞机准时降落在华盛顿,一觉醒来大家也都精力充沛地准备迎接这非同寻常的**。其实这已经不是郎朗**次在**演出,从某种层面上说,今晚的演出和每天晚上在音乐厅的演出也没什么两样,我也只是履行一个经纪公司负责人的职责,确保演出万无一失,仅此而已。但对我还有另一层意义,**对我这个国际关系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一个无数次出现在课本、讲义和课堂上的名词。还记得**次到华盛顿远远望着铁栅栏后面那栋白房子的时候,心中的**就是一个梦想的代名词。中美关系、美国总统、国宴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国关特色词汇,他们承载着国关人的梦想,不是全部也是一个很大、很美、很壮观的梦。几年以后,曾经多次被人调侃说是一个叛变了的国关学生的我,就在快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国关人的时候,竟然要以这样一种特殊的身份毫无悬念地被邀请进**,见到胡锦涛、奥巴马还有希拉里、拜登,这些新闻报纸上的人物。
白天原定在**内的排练由于舞台搭建延迟而临时改在下榻的酒店进行。排练结束后还接受了几家媒体的采访,采访地点在**外的一个酒店顶层,阳台上望过去就是**。中午副总统拜登设宴招待胡主席,国务院外是大群的留学生举着**欢迎胡主席来访。下午有两小时的空闲,几乎大家都可以用坐立不安来形容。终于快到进**的时候,虽然不用演出,我还是精心地打扮了一番。接到通知说**派出来接我们的车已经到酒店门口,我们下楼,被一个一看就是便衣保镖的人送上一辆连牌子都没有看清楚的车,里面各种装置怪怪的,我们不能问都是用来做什么的。一个穿着制服的女兵开车,我猜想她身上有枪,一直表情严肃一句话也不说。我们一路不受任何阻碍地开进了**大草坪,一道道安检都没有拦我们,到了要进入室内时我们才下车交上各自的证件通过安检门。
进入**后我们便被领进一个房间专门供演员们休息,准备演出的地方,所有演员和经纪人都在那里。当晚演出的主题是*有美国音乐代表性的爵士乐,音乐会的总策划是美国爵士乐现当代教父赫比汉考克,之前郎朗和他做过全美巡演,这一次也是他邀请郎朗出演的。其他演员也都是在美国赫赫有名的爵士音乐家,每个人都曾经屡屡出现在格莱美获奖名单上。见到我们几个中国面孔进来,认出郎朗的就和他打招呼,得知我是他经纪公司派来的负责人还会讲中文后,几个歌唱演员很快围过来,原来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句中文,要在演出前在台上讲给胡主席,让我*后帮他们纠正发音。于是在演员休息间就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所有人都在学中文。
出演的演员里只有郎朗和赫比是国宴的受邀嘉宾,所以国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行三人又被带出了休息室,前往大厅等候入座。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所有国宴的嘉宾,包括政界商界演艺界等各界名流,如邓文迪、成龙、马友友、关颖珊,等等。旋转楼梯左拐右拐拐到楼上的宴会大厅后,胡主席、奥巴马和米歇尔便出现在眼前,合影后嘉宾们便入座了。我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站在大厅门口,霎时庄重的入场音乐响起,胡主席和夫人便踏着红地毯从不到二十米远的地方迎面走来,从我眼前不到一米的地方步入宴会大厅。
国宴快要结束的时候,郎朗和赫比同时被请到后台准备演出,我在那里等候他。看得出来演出前的他既兴奋又紧张,我和他聊了几句后,估计演出快开始了便寻思着自己要找一个什么位置拍摄*佳。现场没有媒体也没有录像,所以我一手照相机一手摄像机留下的资料便是当晚**的影音资料。演出非常顺利,郎朗和赫比合奏了一首爵士作品后还加演了一部中国作品,在座嘉宾都很喜欢,我的几个“中文学生”在台上的中文表达也都很精彩。走下舞台后郎朗迎面走过来给我一个紧紧的拥抱,胡噜胡噜脑袋说“辛苦了”,那一刻仿佛一切才回到现实,而几分钟前仿佛是做了一场梦。一切都结束后走出**,车在约定的地方等我们,返程一路上三个人都好像还沉浸在一场梦里,似乎什么语言都无法表达那一刻的心情。梦醒了,这趟旅行也总算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