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朴正熙经过陆军情报局下属宋在千的介绍,认识了宋在千的表妹,当时的中学教员陆英修。
朴正熙与陆英修一见钟情,但是陆英修的父亲陆钟宽不同意。陆钟宽是沃川郡的首富,拥有大量的房屋和良田,他的住处花卉满园、果树成林,他还是当地**个有自家轿车、摄影机、放映机的人。他看不起朴正熙这个“大兵”,并且一直反对招一个军人做自己的女婿。
不过,任凭陆钟宽再三坚决反对,朴实的陆英修依然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1950年9月,陆英修在母亲的支持下与朴正熙订了婚。同年12月12日,陆英修和朴正熙在大邱结婚。这一年,朴正熙33岁,陆英修26岁。
对朴正熙来说,陆英修可以说是他宝贵的政治财富。作为富商之女的她,温柔贤淑、美丽端庄,并以其朴实和善良的气质为朴正熙赢得了很高的支持率。
在国民心中,陆英修宛如邻家大姐一样,质朴、亲切、博爱。在许多医院和孤儿院经常可以看到她穿着新浆过的传统长裙悄然走过的身影。她经常毫不声张地做一些不起眼的善事,当遇到晕倒在路上的孩子,她会主动将他们带回青瓦台,为他们洗澡和理发后,再派人护送回家。像这种温暖人心的小事可谓不胜枚举。她的一生,在为改善妇女的地位、改善底层人民子弟的教育和麻风病人的**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尊重。
在朴正熙当上总统之后,陆英修也在努力使自己成为有主见的人。她说:“在家里我打算扮演反对派的角色。我的家门尽量经常性地向公众开放,我想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抱怨。我相信用这种方法可以为总统和我们的**提供*佳服务。”
她对子女们的教育很注意灌输平民化的美德,她说:“我让孩子们坐普通的公共汽车上学,我会经常提醒他们:我们不是**而仅仅是普通人。更何况,我还应该为我丈夫不当总统的时候做准备。”
刚刚进入青瓦台的那段时期,朴槿惠正就读首尔奖忠小学,同现代集团创办者郑州永的儿子、后来的韩国议员和足协会长郑梦准是同学。作为总���的女儿有专车接送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母亲陆英修担心这种做法很容易使孩子滋生“特权意识”,这将会对她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于是,陆英修女士决定将年幼的朴槿惠送到外婆家居住,因为外婆家离学校不太远,方便朴槿惠自己上下学。
纵观朴槿惠一家人在青瓦台的生活,其实和普通人家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他们也同寻常百姓一样过着朴素、低调的生活。陆英修对朴槿惠姐弟三个的教育非常严格,常常对他们下达各种各样的“禁止令”。她要求孩子们出门必须自己坐公交车。就读圣心女子中学时,朴槿惠经常自带酱土豆和大麦饭到学校,甚至从没有得到过外国文具,只能羡慕同学手里的日本文具。
尤其是在搬进青瓦台后,朴槿惠姐弟三人就几乎没有什么玩具了,父母亲也很少送玩具给他们。原因是即使没有玩具,也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跑跳玩耍。年幼的志晚,**的玩具就只有一个足球。
有一回亲戚送了一只上发条就会自动走路的小狗玩偶,他们姐弟三人兴奋地聚在一起拿着它玩了一整天。母亲陆英修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内心却充满了担忧。身边的秘书不解地问:“您何必为了孩子们拿一两个玩具玩而担心呢?”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