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古代语文教育
第二节 古代语文教育内容
一、古代语文教育的学段与学程
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没有统一的学制,对教学的年限也没有严格的规定。从夏朝到清末新学制设立之前,学校基本上分为两级(上庠与下庠,东序与西序,左学与右学,大学与小学等)。就语文教育来说,可以粗分为两个学段:从七八岁到十四五岁为前期语文教育;十四五岁以后,属于后期语文教育。相比之下,前期语文教育阶段,从启蒙阶段的识字、写字到此后的读文和初步的作文训练,都抓得比较紧,效果比较显著。尽管在这一阶段也进行伦理道德、政治思想教育及其他综合性教育,但“语文教育”的性质比较突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无论是教材方面,还是教法方面,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后期的语文教育,主要以灌输封建伦理纲常思想为直接的教育目的,内容涉及经史词赋、天文历算等学科。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这一阶段的教育又带有浓厚的“应试教育”的功利色彩。尽管这一阶段仍持续地进行读写训练,但**已经偏移。
关于古代语文教育的学段,张志公先生把整个语文教育过程,即“从开始识字到完成基本的读写训练”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步骤:一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二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其中,启蒙阶段又分作两个步骤:**步是集中识字(一年左右时间);第二步是把识字教育和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封建思想的教育结合起来,巩固已识的字,继续学习新字,开始熟习文言的语言特点,同时学到一些必要的常识,为第二阶段进行读写训练打下基础。①这种划分大致能够反映出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面貌。
至于古代语文教育的学程,更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也无法像“学段”那样作出大致的划分。读书学文的内容顺序和学时安排,主要根据办学者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教育家的经验。例如南宋王应麟所编的《三字经》对学童读书学文的内容和顺序作如下设计:“小学”阶段,学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以及中庸、大学和孝经。四书读熟之后,才可以读六经;六经读完之后,才可以读子书(包括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庄子);经书和子书读通了,然后读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