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看了夜黑的
人的情感世界需要情感维生素的涵养。对各种各样生活的了解,就是各种各样维生素的吸入,包括像《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这本书里写的对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及更早时候的山西雁北地区农民的生活的了解。知道了有那种生活的人,其内心世界就多了一种比较比喻关联认识的能力,情感色彩也多了一点沉重和厚重。
美感经常来自于有距离的真实。曹乃谦笔下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表现的生活很遥远,三五十年前,山西雁北农村;他的表现很真实,所以有一种震撼。这种感觉在看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都有过的。
温家窑,那是什么风景?极度的贫困,不是少数人的极度贫困,是大多数人的极度贫困。贫困到什么程度?食不果腹,人伦遗失。作者把贫困的表现点集中在性贫困上。因为穷,所以有兄弟“朋锅”——就是兄弟共妻,有亲家共妻;因为穷,连朋锅都没法朋的玉茭、楞二才会在性压抑下,有窥视、奸畜、欺母,甚至奸母这样的人伦沉落。但这些行为的伦理意义,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奸畜会感到羞耻,欺母会陷入疯狂自责,并*终受到活埋的处罚。整个温家窑的人伦并没有崩溃,只是因贫穷发生了强烈的冲击。一村子光棍让我们知道,娶老婆有多重要。弗洛伊德的伟大在温家窑被证明着。
世界上的伟大都是相通的。曹乃谦的笔下,总能看到另一些伟大的影子。如《晒阳窝》,写一伙光棍听温宝讲在牢里的生活,黑色地幽默着,很有点鲁迅味道,《黑女和她的二尾》则有如契可夫笔下的小人物,《灌黄鼠》可能是本书中*轻松的,写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用水灌黄鼠洞,抓黄鼠烤着吃以解馋。那描述中又明显看出马克吐温写哈克贝利和汤姆索亚的笔意。曹乃谦说,他是和别人打赌开始写小说的,其实此前,他是有过大量准备的。
这点从文字上也可以看出来。很少看到有如此惜墨如金的文字描述。温孩收服他不肯就范不肯下地的新婚女人,“回家把女人楔了个灰,楔得女人脸上尽是黑青”,然后是故事的结束:
再后来,温孩女人就远远儿的跟着温孩屁股后头杠着锄出地了。
“啧啧,黑青。”
“啧啧,黑青。”
地上的女人们撇着嘴儿,眨眼儿,摇头儿。
汪曾祺对作者笔下的温家窑生活,一连用了好几个“苦寒”来表述。作者的表述其实是很仁慈的,甚或是很心痛的。那些荒诞的场景作者笔下都很含蓄,包括“做那个什么啥”,就是ML。而在叙述上,则完全摆脱了讲故事的模式,只是表现。你进入温家窑生活的时间越长,你对温家窑的事情就越知道。
作者没有刻意去解释如此苦寒的原因,因为已经有过大量类似的解释。温家窑的风景只是生动地证明着那些解释。或者,我们毋宁换个角度去看:这三十多年中国的农村改革有多么的必要。
这本书是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叫好后才流传开的,去年的《南方**》把它评为年度小说。
(2008-03-22)
余秋雨为什么老挨骂
网络上,过一段时间,就会下一阵秋雨。这一段又在下,是关于捐款门的。
我喜欢余秋雨的作品。他的文章很大气,纵横捭阖,辞章绚烂,文史交织,堪称大家。《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山居笔记》《寻觅中华》……每本书都让我读来甘之如饴。前年在《新华文摘》上读到《问卜中华》,让人沉思,让人感叹。
这些作品,是对中国文化的杰出贡献。余秋雨奉出的精神产品是有价值的,是独特的,是骂他很多的余杰、易中天等人不能望其项背的。易中天的百家讲坛,只是一种文化普及,虽然这种普及也很有价值,但毕竟少了些自己的思考。就我所读过的他的独立作品《读城记》《大话方言》而言,无论是深刻程度还是创新程度,都差着余著一大截。对余秋雨的评价,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在虚拟世界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余秋雨,在现实中还是大受欢迎的,各地文化活动中,他还是重磅名人。余氏在大陆网络遭妖魔化,在海外华人世界(包括港台)却是深受尊重。
落在余秋雨身上的口水,少有对其作品的。早年余杰从文章风格上嘲讽秋雨文章为“文化口红”之外,就是那本《石破天惊逗秋雨》了。其实这种咬文嚼字的方法搁谁身上都是可以写出一大篇文章的。类似的内容方面的诋骂还有余秋雨在当若干评委时的口误。当年这些口误一出,网络大哗:余秋雨啊,总算抓到你没学问的根据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对余秋雨的垢病,多在余氏人身。从*早翻文革老账“石一歌”开始,到“岳麓书院讲学事件”,从其所谓“老师大师说”到“地震含泪”说,到“捐款门”等等。总而言之,总有人看不惯!
唾余秋雨的大致有几种人:
一种是“你有什么本事,老子就是看不惯你”型的,易中天、沙叶新大概属此类;
一种是“你本事大,我就骂本事大的”,借名人以博出位的,当年的余杰、这次挑起捐款门的夏某是不是属于此类?
还有一种是“媚雅”的,这么多人都骂余秋雨,如果我说他好,我岂不是好没品位?所以虽然没看过几本余作,却也加入骂余行列。
网上暴力主要的拳头构成,是那些什么都要骂的愤青、愤中们。这些人无事还要生非,更何况有那几大名家给他们撑着靶子,虽然这些人同样没读过什么余秋雨,却把污言秽语吐向余氏,大呼痛快。这些人表面上看似乎构成了关于余秋雨的“网络群体意识”,但事实上只是一伙群盲的无端发泄而已。
余秋雨据说到现在为止还在强调自己不用电脑不用手机,这种标榜有点驼鸟主义的。如果你不能或不屑于和这些人打口水仗,你还不如少点公众露面。其实余秋雨像很多文人一样,并非有急智者,所谓“老师到大师”所谓“含泪劝告”都属昏着,“顺溜”们举着狙击枪,时时瞄准着余大师,一看你露头便扣板机。至于捐款事件,我也认为余秋雨的解释很不力,那个文化公司的解释有点像补作业。如果是做错了,不妨承认一下,补捐一下。虽然余著大量被盗版,但我想不至于影响到余秋雨捐那么点钱吧。
余老师还是多研究点文化,多写点书,作家学者终归是大上立言,文章说话的。
(200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