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继承性
礼仪的产生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一旦形成,通常会长期沿袭,经久不衰。例如,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尊老敬贤、父慈子孝、礼尚往来等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1.2.3礼仪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则,礼仪也不例外。凝结在礼仪背后的共同理念和宗旨就是礼仪的原则,它是人们在操作每一项礼仪规则的时���应该遵守的共同法则,也是衡量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文化背景下言行是否正确、得体的标准。
1.尊敬原则
孔子对于礼仪曾有一句精辟的概括——“礼者,敬人也”。敬人,就是尊敬他人。这是礼仪的核心与**。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类不仅有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更有获得精神、心理满足的渴求。一般来说,人们对于那些尊重自己的人会产生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尊敬的原则要求人们在自尊、自爱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人格、劳动和价值,以平等的身份与人交往;同时,人们还要尊重他人的爱好和感情。可以说,在与人交往之时,*要紧的就是敬人之心长存。互谦互让、互尊互敬是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于人,即使具体做法一时失礼也能够获得对方的谅解。
2.自律原则
礼仪规范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而存在的,它符合每个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要求。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地遵守并执行礼仪规范,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
礼仪规范都是由对待自己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方法两个部分组成的。对待自己的要求是个人培养礼仪修养的基础和出发点。古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要求,只要求别人如何如何,那么遵守礼仪也就无从谈起。
学习礼仪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了解礼仪的内容,更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礼仪。任何人,不管其身份如何都应该自觉地应用礼仪,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受欢迎的人,否则就极容易受到公众的指责,不但交际很难成功,还会严重损害个人形象,影响其个人发展。因此,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时时注意自我约束、自我反省,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