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够对遍布五大洲的所有基督教堂如数家珍?又有谁能够对奉祀于教堂中的珍宝了若指掌?本书囊括了世界上*漂亮的100座大教堂的图片和历史背景,然而我们必须明确指出的是: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百大基督教堂”。这些教堂都历经了1500年的历史沧桑,它们其中的任何一座——无论是完整保留了其鼎盛时期的面貌,还是经过重建或修整而恢复原貌的——都是****的。
有谁可以说哪一座教堂更值得赞美?哪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工匠技术或罗马石匠的艺术更为精湛?何者的评价较高?是文艺复兴时期大教堂穹顶的**工艺?还是巴洛克建筑的**?宗教古典主义持久不变的象征是否比二十世纪教堂所不期而遇的多变灵感更有意义?就因为当代建筑师在设计时超出了规定的边界,从而完成了自己异想天开的壮举?
上述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确定的答案,所以我们的选择不可避免地有些主观,然而我们尽其可能地在书中囊括了全世界每个时代中***的教堂。这些伟大的教堂不仅仅是艺术杰作的代表,它们更是教会强有力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们频频成为一个民族自尊感的象征,对于他们而言,教堂已经成为反对世俗规范的灵魂要塞。
赛蒙玻利瓦选择波哥大教堂前的广场,来激励他的随从参加反对殖民势力的解放战争,绝非无心之举;琴斯托霍瓦的教堂成为波兰的民族**,1989年莱比锡的圣尼古拉斯教堂内每周举行的祷告会成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运动的开始,也不仅仅是机缘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