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末和新世纪初期,关于“文革”的记忆和与此相关的人生经验,仍然是中国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文革”后的一段时期,直面“文革”的精神苦痛并较为深刻地表述出来的作家并不多。在巴金的《随想录》、杨绛的《干校六记》、林斤澜的《十年十癔》、王小波以“王二”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如《革命时期的爱情》、《三十而立》等)、王朔的《动物凶猛》等文本问世以后,“文革”经验有了较为独立、深刻的叙写。与“伤痕”、“反思”潮流中的作品不同,这些作品深入探及了历史病症。上述作家对“文革”的原因与深远影响比较了解,在写作中,虽然文体不同,风格差别很大,但思考与记写的精神高度是一致的。根据写作的大致倾向,可以把这些作品分为以下三类:
一、对特殊年代人生病态和精神病象的直接描摹。这一类作品中,以林斤澜的《十年十癔》和王小波收入《黄金时代》里的相关作品艺术成就较高。林斤澜的《十年十癔》是将“文革”施与个体的创伤以心理症候的方式定格下来。在此前的一些作品(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王蒙的《蝴蝶》等)里,“文革”创伤被认为是可以通过社会干预快速根治,或者通过时间流逝慢慢愈合的。林斤澜以客观冷峻的笔触,深入骨髓地揭示出“文革”的心理创伤依然普遍存在。王小波则以亲历者的主观口吻,以深度反讽的笔法写“文革”荒谬的病象。二者风格不同,但都以清醒和深刻的历史认知为叙事基础,充满知性的力度感。
二、与“文革”有关的青春主题小说或成长小说,多带有反叛倾向。以老鬼的《血色黄昏》、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和王朔的《动物凶猛》、《看上去很美》为代表。这些小说,有的直接书写“文革”中的青春遭际,有的表现“文革”后文化和精神荒漠期年轻人的人生体验。其中,老鬼的小说带有青春的苦闷和激情,刘索拉、徐星的小说在荒谬感和真挚的人生追求之间寻找平衡点,而王朔的小说则有更笃定深沉、不露声色的反讽。在21世纪的**个十年,“红色”年代的青春记忆也一度成为作家的取材范畴,如方方的《乌泥湖年谱》、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这些作品关于历史创痛的记忆较王朔等人的作品已经相当淡薄,多了一些温情的回忆,显示出时间对“文革”记忆的蚕食。
……